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台家具的设计满足了人们在阳台空间中的各种活动需求,同时也赋予了阳台空间与其他室内空间不一样的内涵。阳台家具的发展及应用,使得人与空间的亲密度大为加强,也更大地促进了人们在阳台空间活动时的健康与和谐关系,同时对居住环境的生活信息化和交流多元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和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自然也会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响应国家的节能号召,设计人员将新的思想融入到了城市空间的建设中。绿色公共居住空间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环保思想,能够在完全满足人们要求的同时做到节能、环保,文章就简要分析了城市的绿色公共居住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李欣  王旖旎 《美与时代》2013,(11):79-79
雕塑处于公共环境之中,是人们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瓷雕塑介入公共环境空间是在特定的环境设计中进行的,环境空间中任何物象都可能与之发生关系,这就注定了进入环境空间的陶瓷雕塑创作必然要符合其公共性。现代公共艺术多以自然、生命、人性、生态等主题为主,其审美受众的定位是广大的市民阶层。创作者要在追求作品与环境和谐的基础上,满足公众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这是公共环境创造活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居住的空间环境的品质,而室内设计与环境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定要了解环境心理学,才能将空间设计得尽善尽美。人在室内空间中具有领域性、私密性的心理需求,空间的形状特征也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住宅室内空间划分、功能区分和氛围营造,以设计出更加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的住宅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的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工作环境的需求亦有较大的改观,从传统的只注重办公需求开始逐渐转向关注人文办公的需求,对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的城市办公空间景观设计是城市总体景观规划设计的一部分,近些年流行的"绿色办公"、"生态办公"的实质,就是创造优美舒适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办公活动需求。因此在应对城市当中的办公空间这一设计问题上,我们需要通过探索与实践致力于通过整合科学和设计,来改善  相似文献   

6.
心理参照系     
牛顿在经典物理学中使用参照系(参考系)这个名词成功地解释了很多物理现象,我认为我们也可以在心理学上借用这个名词,它将可以非常形象地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一些心理现象。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心理参照系来调整心境,消除烦恼,摆脱困扰或令自己一厥不振,甚至走上绝路。也有人会使用心理参照系去劝说、安慰别人,令其走出困境,重新振作。挫折是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遇到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对于挫折的定义是,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或不可排除的干扰,致使需要得不到满足,动机受阻,因而  相似文献   

7.
餐饮文化的逐渐盛行,促使餐饮空间设计的形式、风格不断发生变化。主题性的餐饮空间,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就餐需要,还能满足其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设计师通过空间造型、特色符号、色彩、材料等因素能够营造出各种想要表达的主题环境。人们通过感受主题性餐饮空间的环境氛围,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期望的主题意境。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居家养老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AI智能技术开始走进每一个普通家庭。AI智能技术为居家养老提供了一个新模式,保障了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在居家养老的环境设计中,厨房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日常空间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厨房环境设计的科学性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以空巢老人的需求为基础,对智能化厨房环境设计进行分析,结合生活实例探讨AI智能技术在空巢老人厨房环境设计应用的有效措施,力求建立一个安全、舒适、简单的厨房环境,为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地铁是城市中具有线性特质的开放空间,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发达,部分寒地城市地铁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可控范围,出现了生搬硬套、大拆大建、被动发展等诸多现实问题,忽视了受众对地铁的需求以及寒地城市地铁的特殊地域属性。现今社会,寒地城市的居民经济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对审美感受和身心良好体验的需求日益强烈。因此,必须研究人与地铁出入口空间的关系,让人与城市地铁出入口空间始终处于一个积极、良性的相互作用的状态,满足人对寒地城市地铁的安全需求、文化认同需求与审美需求等。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寒地城市地铁出入口空间设计研究以人的行为特点、使用需求和心理感受为设计基础,同时结合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特点,改善人在城市地铁出入口空间中的综合体验,提高人们活动空间的环境质量,使寒地城市地铁口空间给人带来安全、舒适和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适应人们社交行为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与人心理活动相互关系的人性化空间设计为切入点,围绕不同人群行为活动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空间提出的新要求,从环境心理学和设计学层面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人性化空间,对满足人们美好出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在稳步提升,在此基础之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物质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以后,人们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上。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大众人民的审美需求为前提基础,将多元化的元素融入到设计过程中,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性。其中,应该积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断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这对于我国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从多方面入手,对于当前传统文化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融合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社区养老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老年人作为居住区环境使用时间最长、最为频繁、也最为敏感的重要群体,他们的生活需求在环境空间设计中也日益引起关注。为了在社区中给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以重庆市某既有居住小区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老年人户外行为活动特点及其活动需求进行了调研。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既有居住小区在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老年活动场地较为缺乏、活动设施不足且类型较单一、活动空间安全性较差等。在此基础上,从规范完善、设计优化、后期运营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从而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环境设计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为人而设计",空间体验在环境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环境空间体验的研究,是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需要和环境艺术发展的必然。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来设计环境空间,深入研究人的精神需求,运用专业的设计思维、技术手段和工具进行设计工作,从而激发人的情感,设计出既达到满足物质形式的需求,又蕴含丰富情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的建筑中,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建筑空间被分为几类。其中,戏台或剧院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的娱乐文化需求所产生的一个空间。中国古典建筑中,戏台的建筑形式语言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文章通过对古代戏台所表达的布局、装饰以及营造进行探究,扬长避短,以更好地发扬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居住区是人们居住和交往的实体环境。在当前新环境下,人们不仅要求居住区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人们的交往与交流来进一步加深邻里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居民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居住空间,不仅要确保居民的居住安全舒适,还要为居民的身心健康提供合适的居住氛围,让居住区居民处于一种和睦、健康的居住环境当中。  相似文献   

16.
温一鸣 《美与时代》2004,(12):45-47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商品买卖需求,商业环境设计及其营造在经济生活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不仅为了购物而来,甚至因为认同这个空间所传达的美学精神与哲学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人们精神交流、观赏与休息的重要场所,是现代城市建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商业文化在城市生活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也是展现现代城市风貌和形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厨房作为特定的高频率使用空间,不仅要容纳繁多的厨房用具,同时还必须要考虑操作的方便与舒适,以便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现代整体厨房不再仅仅是柜体、厨具、电器的简单叠加,而是整个厨房环境的有机组合,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要与时俱进,适应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以人性化为出发点,使厨房成为人们家居生活开始的美好起点。  相似文献   

18.
王植 《美与时代》2016,(4):83-84
工作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心之一。办公空间的设计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情绪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工作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新的工作方式又影响了办公空间的设计理念。当代办公空间设计不仅要注重功能形式上的变化,而且要更加关注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因此,当代办公空间设计的基本理念应是在追求独特性与个性化的同时,兼具娱乐性和舒适性,并能够满足员工的交流需求。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园景观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景观空间类型,存在不同于其他类型景观的设计呈现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空间环境、特殊使用群体和功能意义。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能够满足校内师生各项活动,尤其是休闲游憩活动的开展的多方位需求,体现校园独特的人文素养和办学理念等优势。目前高校景观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相当数量的高校校园景观在设计之初忽视了景观游憩过程中的实际体验,令使用对象缺乏场地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无法形成深刻的校园游憩记忆和较强的游憩吸引力,难以在减轻身心压力的需求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文章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探寻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使用对象的基本属性,研究其景观游憩活动的行为特征,并对游憩选择倾向及影响游憩活动的因素等展开调研,促进今后开展校园景观设计实践,提升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水平,提高校园景观设计的休闲游憩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城市小游园是城市人居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城市中人与自然交流的重要媒介和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部分。当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大多数城市小游园往往不能根据其周边环境、气候来做出适宜的外部空间环境。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了解设计所面对的主要人群,结合生态、经济条件,设计出宜人的休闲环境,才能够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生活、心理上的不同需求。本次设计所面对的主要人群为写字楼的白领,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景观小品的布置、园路的引导,形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从而把人们吸引到户外生活中来,注重人的参与性,促进人与人的交流,更好地贴近自然,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