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18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之一,威廉·荷加斯"社会道德题材"的作品,不仅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还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意味。荷加斯的作品虽与当时英国流行的画风相去甚远,但他却是英国风俗画的奠基者,是摆脱国外绘画对英国绘画影响的突破者,创造了英国独特的绘画风格。究其原因,这一独特风格的诞生,与当时英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息息相关。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不仅使英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英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此入手,试分析荷加斯"社会道德题材"创作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18世纪大多数藏族民众为藏传佛教信徒,清王朝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由藏传佛教僧侣集团主管西藏政教事务。噶锡家族是18世纪西藏贵族首领,其日常生活深受藏传佛教影响。本文以噶锡家族为中心研究西藏贵族作为信徒如何进行相关宗教活动,探析藏传佛教与西藏贵族的密切关系。认为西藏贵族全力支持佛教事业并积极修行佛法,在贵族的率领下藏族民众虔诚的信仰藏传佛教,揭示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下藏传佛教兴盛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英国乃至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弗兰西斯·哈奇森第一次提出了以情感为核心的正义观。自然情感被视为正义的基点,情感秩序被视为正义的目标,为了确保正义得以实现,纯粹情感被视为有效保障。作为苏格兰启蒙学派领军人物,哈奇森情感正义观实现了人类情感的世俗化转向,不仅给斯密、休谟等人的正义观奠定了理论框架,而且给17—18世纪剧烈变革的英国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手工工场阶段)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重商主义起源于英国,主要流行于16—17世纪的西欧。它适应创造资本关系时期社会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5.
牛顿是17—18世纪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爵士、国会议员。他是大批基督徒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他以研究自然的奥秘作为向神的奉献,他引用培根归纳的哲学原理,研究宇宙万象,向世人证明神创造宇宙是何等奇妙和伟大。他18岁时进剑桥大学学习,24岁时发现万有引  相似文献   

6.
一望月清司市民社会理论前史日本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其标志是1941年高岛善哉的《经济社会学的根本问题》(日本评论社)、1943年大河内一男的《斯密和李斯特》(日本评论社)和1943年大冢久雄的《近代欧洲经济史序说》(时潮社)。前两者都是以17世纪中叶英国市民革命到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这  相似文献   

7.
赵敦华 《哲学研究》2013,(1):92-99,128
众所周知,17—18世纪政治哲学的主要派别是"社会契约论",其主要版本依次为霍布斯的、斯宾诺莎的、洛克的以及卢梭的。所有这些版本都设定了"自然状态"、"自然人"、"自然法"或"自然权利"等概念的优先性,从这些概念的意义出发来推导论证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威的正当性和合法  相似文献   

8.
一个青年沾染了种种不良恶习,应该怎么办?从日本作家鹤见祐辅的《拜伦传》中,可以得到一点启示。拜伦出身于贵族之家,二十四岁时就以出众的才华登上了文坛的高峰。由于受当时贵族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沾染了贵族子弟豪华放荡、纵情声色的恶习。这给当时英国贵族社会找到了迫害拜伦的口实,终于使这位文坛奇才在婚姻破  相似文献   

9.
1994年9月17日,奥地利裔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阖然长逝,享年92岁(1902—1994)。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波普尔思想明晰深邃,富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9,(3):82-86
在封建条件下,"王在法下"指王在统治中必须尊重贵族分权的政治结构和神法观念,这决定了中世纪政治的协商性和法治的政治性。英国中世纪政治的特殊之处在于,相对强大的王权和贵族集体多次抗衡导致协商经常化、制度化和议会的产生,"王在法下"从法律理念进一步发展成为"不经议会不能征税""不经议会不能立法"的宪政原则。然而,由于缺少公权力的支撑,中世纪法治并没有促成社会的和平和稳定,反而成为贵族混战的工具。绝对王权所代表的民族国家在近代早期的出现,不仅实现了国家秩序和稳定,而且直接推动了法律的合理化及法权的专制性质。在英国,议会是建议者,君主才是法律制定者,而且议会及法律只是王权统治方式之一,都铎统治由此表现为依法而治的专制。这种专制方式提升了专制王权的合法性,强化了都铎国家的基础能力,也培植了近代早期英国人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1.
盛文沁 《学海》2014,(1):177-184
"品格"是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概念,是对当时英国社会转型的回应:在经济上,做一个品格良好的人就是拥有道德信用;在道德上,品格观念反映了善恶斗争,自由主义者担心商业会使人堕落。在政治上,则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土地贵族阶层之挥霍放纵的愤恨。他们在一种"品格"观念相互斗争的伪装下提出政治挑战。而提升工人阶级的素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格则是为了避免民主的暴政。约翰·密尔在诸多著作中深刻探讨了品格的形成、扭曲、重塑及其条件,将品格培养作为个人自由、政治发展、道德进步的目标。然而,这种品格理想源于自由主义者将资本主义市场在内的一切社会经济生活理想化,从而乐观地认为,个人自由所体现的人类能动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发展。其观念内容建立在早期资本主义企业家、商人、店主和工匠的社会经验基础之上,但却日益与19世纪后期的现实不符。  相似文献   

12.
功利论的理论框架由英国哲学家边沁于18世纪后半叶创立,其基本特征是:苦乐感情是人性或道德的基础;苦乐的精确计算和道德上的善恶评价密切相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其功利原则,同时也是社会道德标准,决定着个人行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褚怡敏 《学海》2004,(5):201-202
16、17世纪前期 ,英国正处于都铎王朝 (14 85 - 16 0 3)和斯图亚特王朝 (16 0 3- 1714 )前期 ,也是从封建农本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转型时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宗教以及社会都发生了较为明显而深刻的变化。封建经济制度日益解体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逐步发展壮大。伴随  相似文献   

14.
英国儿童诗歌的创作以18世纪为分水岭,之前寂然,之后兴起并繁荣。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5.
经文:利25:8—17;路4:18—19;启20:1—7 今年已是1990 年,很快要跨进21世纪,现代人称:我们是处于世纪之交。 在20世纪90年代,教内教外均有不少“世界末日”的预言(实际是谣言),认为公元2000年  相似文献   

16.
"美德""文雅"与"荣誉"是18世纪英国三种重要的伦理话语,它们在18世纪英国的同时存在以及围绕它们所展开的论争,部分反映了当时的英国作家们对商业社会发展带来的道德冲击所做出的回应,但即便最热切的现代社会的辩护者也没有毫无保留地拥抱一个完全由利益所支配的世界,相反,他们试图寻找与这个时代更契合的伦理原则。文雅话语的兴起,既反映了强调禁欲、献身和自我克制的传统美德观念在这一时代所遭遇的危机,也表明了人们关切的重心已由政治和宗教生活转向了日常的社会交往,文雅成为规范人际交往的新的社会风尚。而围绕荣誉所展开的持续论争并没有使利益战胜荣誉,相反,无论荣誉原则的批判者还是辩护者都仍然肯定荣誉作为人之高尚行为的动力。休谟和斯密通过重塑美德概念来消弭美德与文雅、荣誉之间的紧张,但他们的这种重塑事实上使美德完全建立在文雅和荣誉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7.
诞生于18世纪中叶的<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巨著.作品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中所描写的贾府中的饮食不仅仅是对清中期贵族阶层奢华生活的一种反映,同时也烘托故事氛围,丰富情节场面,揭示故事的发展趋势,最终为塑造人物和表现题旨服务.<红楼梦>中的饮食描写往往在不经意间衬托人物形象,使其更为丰满、立体.<红楼梦>中最常见的"饮茶"小事,就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描写.  相似文献   

18.
13世纪末到15世纪初的英国政治、经济等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激烈的变动,生产力大幅提高,商业化发展扩大,人口数量激增,庄园处于鼎盛时期,城市也开始兴起。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下,通过研究当时庄园制下人们饮食内容的不同,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等级和不同等级的生活差异。正如费尔南·布罗代在《15世纪到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资本主义》一书中所写到:"这是物质生活的重要准则之一:‘知道你吃什么,就能说出你的身份是是什么’,食物是每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志,也是他周围文化和文明的标志。"~([1])  相似文献   

19.
赵文媛 《学海》2015,(2):211-216
威廉·科贝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他的激进思想以传统主义和宪政主义为核心,主张通过温和政治改良变革"腐败的旧制度",引导劳工大众放弃地下密谋支持激进主义,从而推动民众激进运动的发展和1832年议会改革的实现。科贝特在19世纪英国的激进运动和社会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对转型时期社会弊端的批判为近代英国政治社会改革和成功逾越转型期陷阱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吴庆宏 《学海》2002,(3):92-95
英国是女权主义产生和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这和英国妇女在历史上的社会地位变迁、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9世纪中期后 ,英国女权运动的高涨更是和当时英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不可分割。 2 0世纪 ,英国女权主义的发展促使妇女的地位和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 ,尽管女权主义在 2 0世纪 2 0年代后经历了一段低潮。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英国女权主义的再次兴起重新推动了英国社会文明的进步。时至今日 ,女权主义的斗争仍然在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