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生保健成为当下人们的一种主要休闲方式之一。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养生理念的复兴,中医药养生的精华就是饮食养生,而茶餐厅虽以"休闲、舒适、品位"为主题成为一种都市时尚餐饮文化,但普遍缺乏养生的特色。因此,"养生"是茶餐厅未来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可以将中医药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动静结合"的养生理念融入茶餐厅的设计要素之中,并将茶餐厅的空间布局与色彩、材料、照明、陈设四个设计要素结合起来以完善和提升茶餐厅空间的养生内涵。  相似文献   

2.
"绿豆治百病","红薯治百病","生吃长条茄子能治病",甚至"生吃活泥鳅也治病"养生说法频出,甚嚣尘上。提出养生怪论的那些"养生大师"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关于"吃什么和怎么吃",穆斯林更加推崇《古兰经》提出的吃"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为了弘扬清真饮食文化,传播伊斯兰养生知识,本刊将陆续刊出"从清真饮食看养生之道"系列文章。  相似文献   

3.
伴随赛博朋克小说的持续发展,赛博朋克文化在保持思想根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发展,赛博朋克中所反映出来的"朋克"文化,其视觉呈现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亦让观众有机会通过研究这些奇妙的视觉设计,仔细揣摩创作者的设计意图,思考创作者或设计师如何通过这些赛博朋克元素来打造一个承载精神和文明的未来科技世界。文章通过对赛博朋克元素的相关作品的分析解读,挖掘未来城市形象,关注城市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道家"顺应自然"思想对中国古代医学有深远影响,《红楼梦》作为古代经典小说,其生活习惯场景的描写可使我们了解古代贵族的养生方式。文章从道家"顺应自然"的三个观点出发,结合《红楼梦》养生方式,分析其具体的保养过程及对健康的作用。首先通过适度养生观,分析质朴养生及有节养生思想在《红楼梦》中的具体应用;其次通过相对养生观,分析平衡养生及辩证养生思想在《红楼梦》中的实施过程;最后通过和谐养生观,分析自然养生及无为养生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保养方式。  相似文献   

5.
<老子想尔注>以"道"为养生本体,以"信道守诫"为养生原理,以内修养气宝精,外修行善守戒为养生方法.其养生观特色是:反对存思和祭祀,没有复杂的外丹炼养术,没有符箓养生.  相似文献   

6.
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虽然不属于道教的专利,但毫无疑问,道教是提倡养生的集大成者.然而道教养生号称有三千六百法门,应该从哪里人手呢?当然应该先从道理学起."本立而道生",养生之术是标不是本,这个本就是养生的道理、理念.简而言之,有三个原则,就是"自然养生"、"清静养生"、"以德养生".  相似文献   

7.
养生不仅仅是"养身",更是"养德"。德行、心性的提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生。这是《周易》留给我们现代人的养生学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现代人常常忽视的内容。养生是对生命的保养。从广义上来说,养生包括养心、养神、养性、养德、养气、养身等等。所谓"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圣人考虑天下的事情,认为  相似文献   

8.
养生与养气     
正儒家和道家,各有其侧重点。道家重"养生",儒家重"养气",好像是没有疑问的。庄子有篇《养生主》,专门谈养生。其实不光是《养生主》,庄子《内篇》中的《人间世》《大宗师》《应帝王》这样一些鸿篇巨制,都是与养生直接相关。庄子的养生之道,不过是"游刃有余",也就是避开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在人生的罅隙中行走。这一点,直接继承了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做无谓的牺牲,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以<庖丁解牛>为例,将自己对老庄之道关于修道摄生方面的一点参悟所得,奉与诸同道分享并希见教! 一、遣有证无,是老庄摄生之道的一贯目标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篇幅不长,仅三百多字.但其中所寓含的养生之道和人生哲理,却给后人留下了震撼性的启迪.<养生主>是"老庄"之学唯一以"养生"命题的篇章,只不过今天人们对"养生"一词的理解与<养生主>的原意有所不同.所谓"生",是指人的形体生命,是<老子>中的"有".  相似文献   

10.
正道教与医学关系密切,古代有"十道九医"之传统。道士习医既是出于自身养生延寿之需要,也是出于济世利人、积功累德之愿念。道教医学是在与传统中医药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道教文化特色。道教以长生成仙为核心信仰,历来注重养生延寿之术。而养生首先要去病,故学道者往往兼学医。特别是,古代道士多入山修炼,一旦  相似文献   

11.
《太平经》是最早的道教经典之一,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是后世道经养生思想之源。养生即是顺应天道、顺应人性而为《太平经》的养生思想是从《周易》继承与发展而来。乾坤两卦为《周易》中最基本之卦,二者是阴阳之象征与根本。《易·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为纯阳之卦,具至刚之性,为  相似文献   

12.
正道家认为,"养生"必须身心兼养:"养身"是"养生"之次,"养心"是"养生"之"主"。《庄子·养生主》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缘督以为经"是养生总纲。督训中,中道是人生常经。然后是"养生"四义:"保身"是顺道人生的起点,"全生"是顺道人生的目标,"养亲"是顺道人生的义务,"尽年"是顺道人生的终点。庄子所言"全生",是人生至境:"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子华子》)  相似文献   

13.
道教养生思想十分丰富,以德养生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以德养生强调内功外行,德性修养乃修道致仙、养生寿老的基石和要旨。以德养生是中华养生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历代道教名士和道籍经典对此多有阐述,形成富有特色的道教以德养生同以术养生互补的思想。人类已迈入21世纪,在国家倡导以德治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氛围中,道教以德养生思想更加凸现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道”与“德”是道教思想中最基本的哲学范畴。护养、保养性命既要修道也要修德,道养与德养并重是老子养生思想的一大特色。通过德性修养可以达到清静怡神以保形体…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内家拳养生与求松传统内家拳是指长期流行于我国的以练意、气为主,外形从之,注重"精、气、神",秉承以柔克刚原则的一类拳法,与外家拳相对应。内家拳种类繁多,其典型代表即有三大内家拳之称的太极拳、八卦掌和形意拳。内家拳作为安全、高效的养生运动方式,在长期的流传中不断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使以  相似文献   

15.
正道教养生方术极其丰富,种类繁多,但多而不乱,多中有一,它们又有一些共同遵循的炼养原则:一是养神与养形相结合,以达至形神俱济、延年益寿的目的;二是"中和"的养生原则,先秦儒道两家都讲"中和"思想,并把"中和"原则当作宇宙万物的法则;三是养生与修德相结合的思想,即要把炼养生命与修养  相似文献   

16.
养生学是一门关于养生的学问,在道家道教的传统里,有非常系统的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所以,建立一门"道的养生学"是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的。同时,这门学问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很重大。  相似文献   

17.
<正>其实庄子所持为形神兼养而以养神为主的养生理念。生命之善境,就是要身、心自由,形、神清畅。"养生主"三字,就是讲养生的这一主旨。历代对《庄子·养生主》篇之文本、义理、文化、艺术阐释者甚夥,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有不少精彩之论,也有不少疑点。本文就其所涉之解题、警句、寓言、结构及相关之文化艺术问题加以梳理、辨析与评议,希望能进一步深化此篇之探究。"养生主"如何解"养生主"三字应作何理解?主要有两说。  相似文献   

18.
《管子》养生思想钩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管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诸多学科,其中养生思想也是很丰富的。修身养性,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历来为诸子百家所重视。本文拟就《管子》养生思想作以粗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发扬光大之。《管子》书中明确地谈到养生,如“欲爱吾身,先知吾情,周视六合,以考内身,以此知象,乃知行情。既知行情,乃知养生。”(《白心》)“养生何也?曰:滋味也,声色也,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网咖的数量逐渐增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网咖的室内环境和服务质量成为人们是否选择消费的重要条件。赛博朋克风格主要体现在空间的个性化和营造空间的科技氛围感,打破传统设计风格带给人们的乏味感。在网咖空间中营造赛博朋克风格具有很大优势:一方面,网咖本身具备其他娱乐场所所不具备的科技感;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追求时尚与个性化,将赛博朋克风格与网咖空间相结合,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有良好的沉浸式体验,从而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出建构健康人文学是引领"健康中国2030"之关键;也是弥补当今医学人文幽灵化,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消弭尖锐的医患矛盾之抓手。借助"大/小传统"理论及"N级编码论"理论,对健康人文学的学科属性特点等进行论证,认为它是健康大系统工程中的支持"软件",而且健康人文学可以上承儒道生命及养生认知精华,下接当今流行的慢性病防控之常识,从生命(生死)观、疾病观、养生观等切入,加以展开和提升。此理论成熟后,应该成为公民的通识教育,如此,又能反哺医学人文及全民健康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