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诸多工厂产业升级,逐渐向城市外围转移,城市中心区出现大量闲置工业建筑。这些场所不仅失去其原有的经济生产价值,同时也成为一块日渐破败的废弃用地,残存的工业遗迹与城市及周边居民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当下,城市对闲置工业建筑的更新已相当急迫,利用改造再利用的手段使其新生相比拆旧造新,更能体现出其经济性、环保性、历史性,是促使城市良性发展的有力手段。从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为切入点,首先论述闲置工业建筑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相关案例;其次以上海1933老场坊改造为对象,研究分析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在城市更新建设、生态环境、居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积极意义;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格局发生重要变化,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旧建筑和用地,对于这些废弃建筑的重新开发和再利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改造的重要焦点。城市工业废旧建筑承载着城市发展的痕迹和历史价值,在现代倡导城市文化的大环境下对于城市废旧建筑的景观革新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环境建设形象的重要举措。对城市建设中工业废旧建筑景观更新改造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的方法,并创造性地提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策略,有效地实现现代城市对于废弃建筑的利用和可持续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原本位于郊区的工业厂房被动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其存在给城市环境和交通带来大量的问题,加之工业逐渐向集约型转变,生产技术变革,对于工业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旧工业厂房多数面临着异地迁建或拆除。然而这种做法会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割断了我国工业时代进程的历史印记。因此如何将旧工业建筑从社会发展的车轮下拯救出来,进行保护和再利用,成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文章从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的发展背景入手,分析我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现状,提炼由旧工业建筑转型为创意产业园区的特点,最后从空间重组、材料应用、色彩等角度出发,对旧工业建筑的室内改造设计手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为今后的旧工业建筑的室内改造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城市建设中,旧工业建筑遗存导致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方面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导致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问题。由此,旧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深入调研以找到适合的改造方式,切不可复制其他城市模式。目前我国城市有大批旧工业建筑正在被恶意破坏,已经到了不挽救就消失的地步。有些建筑虽然已经被确定为保护性文物建筑,但是也难逃被强拆的命运。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人们是深感痛心的。旧工业建筑并不是城市发展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何找到旧工业建筑与现代城市共生的方法是当前我们所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原规划在城市外围的铁路被纳入了城市建设的范围,由于噪音污染以及新兴的技术更替等原因,这些铁路逐渐退出公众的视野。近年,高密度城市规划理念的提出,城市废弃地重新被大众关注。而废弃铁路因其序列长、污染物最低、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而被认为是城市中可塑性最强的工业废弃地。对城市废弃铁路景观空间更新设计进行研究,并以厦门市铁路公园为例探讨城市废弃景观空间更新设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升级,有很多的工业建筑工厂都失去了生产功能而被废弃。以往我国对于这类废弃的建筑工厂进行大规模的拆除重建,但是这样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闲置的城市旧工业建筑工厂进行改造的现实进行相关分析,从改造的现状、改造的价值以及改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描述,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予以有关单位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相关定义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优化改造再利用效果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以此重现旧工业建筑的价值,促进城市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建筑和产业的更替也日新月异。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工厂和厂房被废弃,从而沦为工业遗留的废墟而存在于城市之中。这些废弃遗留区域严重影响周边社区的发展,致使城市生活品质降低,临近区域的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以广东省肇庆石牌里的废弃工业遗留区域为例,从工业遗产改造的角度研究石牌里的工业遗留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造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在工业高度发展后的新地标设计,在这个设计中原有的植被和废弃地块分布很不规则,这在城市景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是个巨大的挑战。随着城市功能空间的转变,景观内部设计和外部转变是对城市工业发展的一种体现。文章根据工业发展的规律对城市工业景观规划的一些方法和概念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出城市后工业景观中与工业建筑有关的形象设计。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8,(2):153-157
英国伦敦通过城市复兴计划对传统工业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更新,解决"去工业化"所导致的城市经济衰退、城市景观败落、就业岗位缺乏、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其中,泰特现代艺术馆是对"废弃工业建筑设施"进行改造,金丝雀码头新金融城是对"废弃工业场地"进行改造,伦敦东区斯特拉福奥运新城是对"衰落的传统工业社区"进行改造。这三大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通过发展金融、创意、体育等新兴产业对传统工业设施、场地、社区进行更新改造,激活发展动力的做法,对我国部分面临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压力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中敏感地带的工业厂房不断面临拆迁或改造,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更新与发展的一个棘手问题,即如何运用这些工业遗址进行改造与再利用。然而对于现代美学的视觉上,人们对废旧的东西开始慢慢地重视和重新理解,并且认为工业遗址蕴含着旧时代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广州,很多废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和使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破产或搬迁所闲置的厂房未能获得有效地利用。本文通过现阶段对旧工业遗址改造实际项目的现状探析,以广州番禺区紫泥糖厂改造为例,在现代美学的视角下浅析广州旧工业遗址的更新与再利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乡村也受到城市化发展的波及,乡村中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大量的乡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使乡村中滞留了很多的废弃建筑,然而这些乡村废弃建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使其存在的矛盾不断激化。文章通过把乡村中废弃建筑在保持原有乡村建筑古朴特色的同时改造成为活动中心,充分利用乡村现有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进行分析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对旧建筑进行改建,是全世界政府决策层面上的共识,这样做明显的好处就是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也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在进行城市改造时,应该对旧工业建筑有更加公正客观的认识,在对旧工业建筑进行再利用时,应充分结合城市规划方案和土地开发前景来规划设计,应该充分发挥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功能,塑造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打造新型再造城市。  相似文献   

14.
工业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类型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与以往废弃不用、被淘汰或者利用不足、利用不当相比,近年来的国际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已经升华到了一个更成熟和科学的阶段,明显体现出对于活态再利用、体验式设计、创新设计的更多考虑。再利用项目作为城市复兴的推进器,其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团队分工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文化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现状,探索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与设计意义。以南宋御街为实例,进行景观、建筑的探索与分析。要想对历史街区的文化进行保护以及更新,须结合城市历史文脉以及街区现有资源进行重新规划梳理,才能最大限度对文化进行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16.
LOFT风格能够把废弃的建筑转换成为一种工作或者生活空间,让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业建筑能够得到新生,并开创一种颠覆性的全新模式。在现代,LOFT风格逐渐流行起来,而在LOFT风格之下探索工业建筑再生的新道路,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大型城市都出现了新旧街区并存的现象,对城市的整体风貌造成了一定影响。老旧街区保存了我国城市发展阶段诸多的历史文化记忆,而在相关的城市更新改造中也面临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南京市玄武区西家大塘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南京西家大塘区块的建筑与景观特色、历史与人文价值、街区改造方式等,探索在城市空间微更新设计的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18.
旧民居、老宅院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历史,见证着一个时期的的历史,如果我们借口城镇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而拆掉老宅院盖上新楼房,那么我们的城镇也是没有灵魂的城市,没有历史韵味的城镇。所以我们应该发展城镇,也应该保留历史。将现代的与历史相结合,在两方面同样发展。在中国,任何类型的建筑都是由民居逐渐演变而成,所以古民居的再利用必然是现代城镇文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及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发展也面临着艰难的转型升级,由此面临着一些珍贵产业建筑物和土地被废弃。对南充市六合丝绸厂进行改造,需要在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同时筑造新的南充市生活空间,应尝试对工业遗址的功能置换和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提供一个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做好工业遗址的保护、再利用,使其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国内工业建筑现状以及背景的基础上,简要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价值以及模式,并以重庆过去的印刷五厂改造为N18Loft小院为例,分析改造与再利用方式的优势与特征,并从室内空间更新的角度入手,结合实例对改造过程中个性、多元等空间特质作简要分析,提出旧工业建筑的新陈代谢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