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裘梧 《中国道教》2010,(1):18-24
《周易·系辞》中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①在这天下之世界中,形是芸芸变化所凭依的东西。《系辞》中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②形既是道与器所凭依而统一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依于礼法、礼义、礼俗装饰是《礼记》中造物的一个普遍特征,器物的装饰通过"器以载道"的方法,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政治的威势、道德的教化和器物的使用完美结合,这种贯通道、器的思想方法对于中国传统造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使器物形式达到教化的作用。令使用者在器物的使用过程中,培养其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及生态意识等。装饰和审美沿着追求社会价值和人文内涵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当代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汤唯还没走红的时候,看过她主演的数字电影《警花燕子》,清纯女警花的形象,像一阵拂面的春风,和煦暖融。然而,一部《色·戒》把她推入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4.
《论语·八佾》篇有“管仲之器小哉”一章,其中“器”字何晏、朱熹理解为“器量”“局量”,其他各家理解为“器用”“器才(材)”。“器”字在现存先秦文献中没有“器量”“局量”等词义,何晏、朱熹之训诂没有文献根据。根据孔子对管仲存亡继绝之历史功绩的评价和史料对管仲政治成就的记载,评价管仲为“器用小”或“器才(材)小”,是不合理的。清华简第六辑《管仲》篇有管仲言论作“既佞又仁,此谓成器”,当是《八佾》此章孔子和“或曰”者对话的背景和前提,“管仲之器小哉”当读为“管仲之‘器’小哉”,理解为“管仲所说的‘成器’太狭隘了吧”。孔子对管仲关于“成器”的定义持否定态度,大概源于二人的思想观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乃据《顾颉刚选集》中《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之“没有观象制器的故事”,及《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顾颉刚答适之先生论观象制器书》两篇文章而作出推论。本文赞同顾氏否定“观象制器”逻辑的立论,但却反对其认为该段文字乃后人伪撰之说法;其中更辩证了该段文字引载着古于《周易》的材料。在推敲十三卦用象的辩究中,除发现上古已用群象、互象和正覆用象外,对有些疑为佚象者,再重新考证、大胆论断。其中大量征引《周易》和《易林》之用象,相互参照;也因此而发现这两本较迟出的易书沿承“观象制器”中所应用的古象,并借摄其义以为卦家爻辞(文中称为“宏观式借摄古象之法”)。至此,汉易所谓“易无一字不从象生”之说,根本休矣。  相似文献   

6.
《天风》1995,(2):23-23
中国基督教协会发行的高科技产品——赞美诗伴奏器是一位爱主的弟兄经过十年的祈祷和努力研制而成的,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海外肢体的赞助,使售价大大低于成本。 由爱德文化技术经济交流中心售发的赞美诗伴奏器将整本400首《赞美诗·新编》乐谱储存于机内,可以随意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7.
"道"与"器"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术语,《易·系辞》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道"与"器"虽是不同的哲学概念,但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技进于道"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理论并不矛盾,"道"存在于自然万物和社会生活中,不管是"形"还是"器"或者技法,其最终的归宿都是为了体现"道",或者达到"道"的境界。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绘画大师齐白石就用他的绘画实践深刻说明了道与器的这一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帛书《易经》异文校释(乾—履)刘大钧三三键(乾),元享(亨),利贞。今本《乾》卦之乾,帛本皆作“键”。键,《说文》:“键,铉也。铉,所以举鼎也。”引申为关键,《礼记·月令》:“修键闭。”郑注:“键,牡,闭,牝也。”孔疏:“凡锁器入者谓之牡,受者谓之牝...  相似文献   

9.
《周易》有"大道之原"的美称,虽非诠释造物之道,却包含"造物之道"。楚国制器工艺是对《周易》哲学思想的具体阐释和应用,是《周易》"道器说"的组成部分,它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衍生、规范了传统制器工艺文化的基本范畴和美学思想。发掘《周易》与楚国制器工艺的内在联系,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独具特色的"道器"文脉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一牌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形式。牌楼建筑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诗经·陈风》中即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的记载,其中"衡门"就是牌楼的雏形。成型的牌楼则起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作为一种重要的附属建筑,牌楼通常承担着标识、旌表、装饰的意义:它可以表现主体建筑的地位,增加主体建筑的气势,增加景致、美  相似文献   

11.
花,特别是"莲花",作为佛教禅宗以及整个佛教文化的重要意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简化字文本中的《法华经》、《华严经》、《悲华经》、"龙华树"等的书写惯例,都对"花(华)"的丰富教义蕴含存在意象扭曲的危险。通过研究这一系列"花"的意象,建议简体字文境中改"法华经"、"华严经"等分别为《法花经》、《花严经》。  相似文献   

12.
书讯     
书名邮购价迷途指津·致孩子·箴言录17.00元中国佛教名山鸡足山罗汉传说21.00元都市中的佛教55.00元虚云老和尚的足迹23.00元道教内丹修炼34.00元道教神仙与内丹学34.80元基督宗教知识辞典92.00元正法眼藏42.00元基督教宗教研究(第六辑)34.00元律法书·叙事著作解读21.00元诗歌书·智慧文字解读21.00元论《宝髻本缘》和宝髻的施舍21.00元西山四祖14.00元似花非花——佛教美学观18.00元和合为尚——佛教和平观18.00元聚散因缘——佛教缘起观18.00元清净国土——佛教净土观18.00元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18.00元出入自在——佛教自由观18.00…  相似文献   

13.
书讯     
书名邮购价道教内丹学溯源22.00元迷途指津·致孩子·箴言录17.00元中国佛教名山鸡足山罗汉传说21.00元无量义经30.00元父母恩重难报经28.00元通向极乐之路28.00元天台宗修持与台密探索24.00元法华经说什么19.00元都市中的佛教55.00元虚云老和尚的足迹23.00元道教内丹修炼34.00元道教神仙与内丹学34.80元基督宗教知识辞典92.00元正法眼藏42.00元基督教宗教研究(第六辑)34.00元圣经解读21.00元律法书·叙事著作解读21.00元诗歌书·智慧文字解读21.00元论《宝髻本缘》和宝髻的施舍21.00元西山四祖14.00元似花非花——佛教美学观18.00元和合为…  相似文献   

14.
正《庄子·天下》篇曰:"《易》以道阴阳。"阴阳确实是《周易》的核心观念。在《易经》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阴阳的概念,但阴阳的流行与转化确实是《易经》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思想。阴阳概念至晚在西周时代已经出现并流行。《尚书·夏书·禹贡》有"至于岳阳""岷山之阳""南至于华阴"的说法。阳为山之南,阴为山之北。《尚书·周书·周官》更有"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的说法。《诗经·大雅·公刘》曰:"既景乃岗,相其阴阳。"至西周末年,  相似文献   

15.
王弼以《老》注《易》是学术界定论,但是学者们往往局限于到王弼《易》注中的文字中去寻找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其结果是令人失望的.王氏在《易》注中明显渗入《老子》思想的地方,只有四处:《乾·彖》、《坤·彖》《乾·用九》和《复·彖》注,而在其它众多的注释中,老庄的道家烙印并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6.
正在现代汉语里,牛溲马勃也作牛溲马渤,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比喻表面看似微贱但却内在又很实用的事物。鲜为人知的是,现实生活中,牛溲马勃,则又分属不同的中草药,同时,也包含了好多与传统中医相关的知识和文化。牛溲,一说为牛尿,通常用作肥料,宋人周密在《齐东野语·马塍艺花》中,曾有如下描述:"凡花之早放者,名曰堂花,其法以纸饰密室,凿地作坎,缏竹,置花其上,粪土以牛溲硫磺,尽培溉之法。"除此之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兽一·牛溲》中说其  相似文献   

17.
教书育人     
<正>《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拥有教师新概念铸就教育新理念投稿信箱:jiaoshi@iaoshuyuren.com《教书育人·校长参考》订阅校长参考成就精英校长投稿信箱:xiaozhang@iaoshuyuren.com《教书育人·高教论坛》关注高教论坛繁荣学术交流投稿信箱:daxue@jiaoshuyuren.com《教书育人》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旬刊,每月分别出版《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教书育人·校长参考》、《教书育  相似文献   

18.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对菊花情有独钟。李清照的四首菊花词,不仅体现出一种深婉娴雅的品格特征,更凝结着词人所独具的女性美的高洁气质。从浓情缱绻的《醉花阴·重阳》、典重古雅的《多丽·咏白菊》,到由沉郁到豁达的《鹧鸪天》,再到声情幽咽的《声声慢》,菊花意象伴随着李清照含蓄蕴藉的审美情感体验,昭示着词人生命情感历程中从思妇情结到遗妇情怨的心态变化,既表达了其个人的爱情悲喜和精神追求,又体现了超越一般闺门女子的家国忧思之情和文人逸士般的豁达、圆融境界。李清照以其独特的女性情感和本真女性的笔墨,抒发着独具女性美的情绪与忧愁,展现出女性独有的特质,书写了女性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9.
《周易·说卦传》错简说新考廖名春引言《周易·说卦传》在《易传》七种十篇中,是颇值得注意的一篇。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明言《说卦》为孔子所“序”。但《隋书·经籍志》却记载:及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  相似文献   

20.
《汉书·艺文志》说“《子思》二十三篇。名保,孔子孙,为鲁穆公师”。《隋书·经籍三》说“《子思子》七卷。鲁穆公师孔撰”。此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对《子思子》一书皆有著录。而自元以后不见著录。清儒洪颐煊辑《子思子》一卷,在《问经堂丛书》中。黄以周亦有辑本,台湾《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会印行。《子思子》原书已佚,其篇章题目及其内容,我们今天知之不多。新近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出土,引起海内外学界的密切关注。在郭店简正式出版之前,报端披露其中有《缁衣》、《五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