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山东省惠民县古城为研究主体,以国内传统民居设计优化相关理论为研究依据,根据其发展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有针对性的传统民居设计优化策略。为确保设计原则优化的准确性,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历史的原真性等作为出发点,结合古城文化的具体特征,从人文景观、传统空间延续和场所精神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为传统民居优化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开展此次优化设计的目的是解决当前惠民县古城传统民居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山东省惠民县古城传统民居的变革,在保证文化传承的同时,提升其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历史街区一般都是经过多年的文化沉淀,最终形成本地特点的历史遗存。苏南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遗留的文化元素逐渐汇聚成城市的文化脉络。苏州作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苏南古城,其众多的历史街区也延续了整个城市特有的风貌。通过考察这些街区装饰符号的功能、形态、装饰手法等几个方面,了解苏南历史街区的装饰符号特点。  相似文献   

3.
南京和苏州作为历史名城都有其独特的古城建筑艺术风格,南京古城建筑主要分为民国建筑和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而苏州古城建筑分为园林和临水而建的民居。同时,南京与苏州也必须面对古建筑传承和保护问题。这两座城市运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古城建筑保护规划,苏州是尽量保留古城建筑群,另外建立和发展现代化新城,南京则采用不整体保护建筑群,而是把古迹和现代化建筑融合,造成新旧融合的风貌。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只有对古建筑进行完美的保护,才能突显城市的特点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南京是名扬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拥有灿烂的文化和众多名胜古迹,其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种"活性文化遗产",也极具历史感与场所感,不仅具有街巷、道路、建筑及文物等表现出来的物质空间特征,同时亦具有一代又一代居住于此的人们生产生活等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明特征。文章以南京老门西为例,通过空间句法理论及相关技术方法来对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优化更新空间的策略,从空间形态上为历史文化街区环境的提升提供一个优化机制,同时关注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保护与利用,更好地营造其认同感与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城市更新作为老旧街区建设的有效途径,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埠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街区的地理位置、街道肌理、历史遗存建筑、人口结构、居民建筑,并总结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明确公共空间景观可持续更新内容和香洲埠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从存量空间、景观特色、绿化设计、基础设施、历史建筑修缮、公共卫生六个方面提出香洲埠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以更好地促进街区景观提升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由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历史街区失去活力,因此提出在保留城市历史街区原有历史风貌的前提下,采用文化策略和艺术策略的活力创造策略,最终提升历史街区活力,延续场所精神,实现城市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阆中古城为例,简要介绍阆中古城的概况,对古城公共建筑进行研究,剖析其具体功能,从它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三个方面来阐述,最后总结古城公共建筑功能对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的苏式砖雕以优美的造型、传神的技法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依附于独特的视觉符号来体现江南地区尤其是吴地人民典雅又朴素的处世态度。简要论述苏式砖雕的来源及形成条件、主要装饰特点及风格,力求详细地研究砖雕装饰纹样,对明清苏州地区的人文、经济、政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芜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拥有儒林街、大清监狱、中国第一城隍庙等文化、宗教、商业载体的历史建筑遗存。但在古城改造中,由于保护不当,许多文化遗存遭到损毁。若能以古名居、古巷道为依托,以大清监狱为主体构建文化旅游区;重建城隍庙主体,与财神街交相辉映构建宗教旅游区;修建十里长街,重塑黄金商业地带的商业旅游区,不仅可以使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真正得到保护,同时还能彰显芜湖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效带动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以精湛的工艺、饱满的色彩、独特的风格在各地的年画中脱颖而出。但是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困境下如何将濒临灭绝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和发展下去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原因、提出问题,再结合营销学、心理学、民俗学、交互设计学等综合理论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具有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更重要的是,还肩负着传承当地人文历史的重要使命。河北石家庄正定古城古建筑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故结合正定古城的特点,分析其中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对策,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寻找古建筑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秉持长远目光,建立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以期在平衡中实现互利共赢,促进正定古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时代背景,运用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老年居民对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探寻传统街区空间适老化改造应注重的方面和具体的设计策略,以优化养老空间的设计,促进传统街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山水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历史文明的进步与象征。传统山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笔墨表现和空间意识形态。山水画的空间意识不仅表现在现实"可行可游可居"的形态下,更多地体现其精神境界的特征,呈现一个充满诗意、有韵律的空间。由于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山水画的空间表现以独有的视角和审美意识呈现虚无的境界,这种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是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非空间问题中运用空间表征策略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言语表征在正式的学科领域及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存在,图表表征是非言语表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非空间问题的空间表征”在图表表征中又具有特殊的位置。“非空间问题的空间表征”寻求的是非空间与空间的对应、空间关系对非空间关系的体现,但如何对应如何体现却不是简单可以顾名思义的。该概念所涉及的问题现象本身似乎并不复杂,但论及心理加工的内在机制却自有其见深之处。  相似文献   

15.
郭婕 《道德与文明》2015,(3):113-118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的重要领域,"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呈现三种面向。围绕"何种传统"、"何种关系"及"何种途径"等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使"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三种面向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6.
郭炜 《美与时代》2005,(10):41-43
在现代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中,"空间"的意义是耐人寻味的.平面构成将"空间"理解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面中的深度表现,即用错视原理来研究空间的视觉规律和视觉的表现规律,如运用形的大小、重叠、明暗、疏密、曲直、凸凹及渐变的过程等因素,以达到表现深度空间的虚拟视效;二是根据空间可被分割的特性,对平面进行分割,如骨骼线的分割和具体形的分割.相对于空间深度感的表现,这样的分割强调平面感,强调与平面相当的视觉效果,显示出对平面的尊重.由于对空间概念的理解不一,对空间的解释和运用在教材中也就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7,(5):208-212
国家老龄委提出"以居家养老为主,集居社会化养老为辅,与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相结合"的老年居住养老体系,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空间作为我国支撑养老服务的基础平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空间优化配置策略是建立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的基础上的,通过对影响空间性能的各项物理指标进行分析、归纳和分类研究,运用实验模型论证了构建多目标性能化改造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空间的科学配置,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语境中,集市往往因其系统内部的无序,导致其处于“负面”“边缘”“非正式”的状态。但集市本身所彰显出来的空间活力,却是不容忽视的。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理论,探究日常都市主义与城市集市空间的适用性,归纳总结城市集市空间的基本内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集市空间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飞行员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动态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任务探讨了飞行员和对照组的动态空间表征的建构特征。从两个方面考察策略运用:(1)在客体运动轨迹表征反应选择项上,根据客体运动轨迹的几何特征将选择项设置为整体型策略和局部型策略;(2)有关策略运用的问卷测试。结果发现,在完成运动轨迹的动态工作记忆时,飞行员更多采用整体策略,控制组更多采用局部。结果提示具有较高空间能力的飞行员在合并运动刺激元素、整合客体表征转化为整体表征时具有优势。最后提出延时动态空间表征表达运动客体运动轨迹表征,其空间构型依赖于一段时间的客体运动特性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阆中古城屹立千年,历经了数个朝代的锤炼,其建筑风格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研究阆中古城,解读古建筑的艺术风貌,透析古城镇的文化背景。通过探知古城数千年积淀下来的艺术底蕴,挖掘古城建筑的潜在价值,将古代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合理融合,最大力度保留古建筑物的原有模样。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我国古城镇面貌实现更有力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