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云南藏族风土民居建筑是其民族文化实体化的表现,其所体现出的形式美、"因地制宜"的结构美、"和谐"的空间美中,蕴含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彰显着云南的地域文化和历史风貌,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与一定的传承价值。文章基于云南藏族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从云南藏族风土民居的特点入手,探索其在形式上、结构上、功能空间上的建筑美学内涵,掌握其建筑特点与民族元素,从而为传统云南藏族风土民居的更新以及在设计中多元素的融合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北城市的传统民居色彩面貌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完整的色彩语言。传统民居是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的符号和象征,体现出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环境,是人与自然融合、人与社会和谐的典范,是极富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色彩和形式,将传统民居色彩运用于今天的住宅色彩设计中能展现建筑的丰富形态,提升建筑色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
民居、榕树、竹丛以及村井不仅是越南乡村文化的象征,还是越南北部三角洲人民的骄傲。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是其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与水稻种植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价值体现出以下特征:传统民居与乡村空间整体非常和谐;民居形式简单,符合当地风俗习惯、气候;布局对称,装修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只用天然材料;社区性;地方性。这些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借鉴价值,值得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荔波民居建筑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古朴的大山文化气息。其建筑构造、设计布局、村落选址都充满了"天地人和一"的建造哲学。分析荔波传统民居的特点、形式、布局的同时,深入挖掘其蕴藏的文化内涵及民俗思想,意旨为保护和传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海南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地域特征和时代特色。源于中原汉族民居的海南民居又受到闽南民居和岭南民居的影响,结合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经数百年发展,形成独立的民居建筑体系。受近代南洋文化的影响,海南民居建筑在结构和细部装饰上又体现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色。通过对近代海南民居建筑的归纳、整理,探究其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建筑造型、空间形态等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对于传统民居建筑这一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必须跨越单纯的显性的建筑本体现象进行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方方面面的深层次探索。从地域文化视角探讨苏北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挖掘出蕴藏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富有历史特色和地域特征的建筑文化价值,为苏北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对苏北地区民族性、地域性新建筑创作具有指导意义,更有利于打造苏北地域旅游和文化品牌,促进苏北地域文化圈的建立。另外,通过对苏北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和利用的研究,也能为其他地区民居建筑保护研究开拓思路,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望江挑花是安徽省望江县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在图案、色彩、针法技艺等方面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开发望江挑花旅游纪念品,可以将望江挑花与安徽久负盛名,极具特色的九华山佛教文化,徽州民居文化,安徽茶文化相融合,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望江挑花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在开发中,要注重保持工艺特色,调整产品结构,创设挑花场景,促进文化传播,与高校合作,加强产品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8.
西北民居的建筑风格因西北地区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也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胡氏古民居因其独特的形制成为西北明清民居中的典型代表,不但深刻体现了当地特色,而且为当地历史脉络、民俗风情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历史资料,对研究明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胡氏民居不仅为当地的民俗博物馆,也是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博物馆,对现代建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众多传统民居以及地域性建筑时我们可以发现,建筑不仅与周围环境有关,也与使用者自身需求有关,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需求共同决定了建筑的形式。通过对天等县丽川河畔遗留建筑、口河屯与苗村现有建筑,对天等县人居环境行为和地域民居干栏式建筑进行具体的调查,并从天等县地区居民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等人居环境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天等县地区传统壮族民居人居环境的思考,并得出结论,天等县传统建筑反映出的是天等地区壮族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地貌、生活习俗、思想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技术,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均具有历史传承性。而传统建筑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建筑形式将为人们在设计研究地域性建筑提供合理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所以保护天等县传统壮族建筑,发扬和继承该地传统民居建筑的优良设计方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天等县地居式干栏建筑对于天等县地区建筑设计与改造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徽州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拥有着丰富的乡土景观和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也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古村落在修建之初,在整体规划布局、民居形态、水的处理手法和观念上都从园林美学的角度体现出了艺术美、和谐美和自然美。文章通过对宏村景观美学的研究,提高人们对整个徽州村落的了解,从而使得那些不出名的一些古村落也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家是人生存环境中最主要的空间,人们大概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时间是在家度过的,色彩则是形成良好居住环境和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色彩作为视觉世界的基本元素,反映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有着特殊的功能作用和象征意义。色彩既能唤起人们对美的各种联想,也是对不同民族所表现的文化特征进行体现的重要媒介。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民居的建筑特色营造出了一种特殊的空间艺术,它是通过体块的构成、建筑装饰纹样、建筑装饰材料等手段体现自己民族的特色,其中材料的选用和色彩的搭配更是提升了当地民居建筑的鲜明特点,同时又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整体均衡对称的布局,严谨的等级秩序排列,体现了南阳府衙的建筑特点,同时也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衙署建筑的艺术。南阳府衙的建筑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循山林的思想,将用于政余休憩娱乐、会友处所的庭院和园林,建造成为富于自然野趣的自由式布局形式。在府衙组群建筑中一系列敞、闭相间的空间,通过过厅、甬道、回廊将其连接,组成一个富有变化又具有内在统一感的空间序列,使徜徉其中的人,可以感受到建筑空间的韵律美与节奏美,从而使建筑的空间具有了艺术品味与趣味,这些充分体现了南阳府衙建筑中庭院与园林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3.
界首彩陶又名三彩刻花陶,是伴随淮河流域的农耕文化产生并延续至今的民间工艺,作为中国民间陶器艺术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装饰技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界首彩陶的纹饰、釉色及造型艺术体现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意蕴,具有明确的美学特征,反映了淮河流域的民俗文化、社会潮流等一系列的美学思想。因此以界首彩陶的纹饰艺术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其美学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全球性的"文化趋同"现象,使原有地域性文化受到冲击,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逐渐衰落、消失,同时也使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建筑与室内空间装饰设计出现特色危机。地域性符号是由地域文化凝聚而成,因此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开封古称大梁,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享有古都之盛名,名胜古迹遍布市县,民俗文化特色浓郁,地域符号特征突出。因此,对其地域性符号进行提取与创造,并将其应用在室内设计中,就能能够充分体现出开封地区性主题特征,发展成具有开封地方特色的设计风格,将为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现代设计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增头羌寨的垂花门是羌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重要表现,其展现的装饰细节美、因地制宜的结构美与羌族民居建筑的融合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从增头村民居中的垂花门入手,具体分析垂花门的造型、结构、存在的空间和位置。增头村垂柱种类有方形垂柱、圆柱形垂柱、瓜形垂柱等;垂花门上的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文字等装饰纹样体现其装饰艺术特征。走进古村落,传承垂花门的建筑装饰艺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民居门窗构造形式及特征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徐州户部山古民居门窗艺术更是独具地域、民俗特色。它是当地人民长期生活沉淀积累、融会南北文化的产物。户部山古民居门窗的艺术启示我们,现代设计在追求时代性和创新的同时,也应融合传统元素,使现代建筑装饰和设计具有更丰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许村国际艺术公社项目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地处山西东部,紧邻河北省,距离河北省邢台市98公里。项目被誉为乡村版的798,是山西省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许村国际艺术节的举办地。设计基于艺术节引入国际当代艺术与中国乡村社会产生深层交流的理念,注重营造外来艺术家与当地村民沟通交流的愉快氛围。该项目在解读许村艺术公社内涵的基础上,尊重场地的山水自然环境,延续了许村的建筑传统空间格局。在空间层次上,艺术区建筑平面布局营造了公共—半公共的空间序列,力求艺术节各主体融洽交流,而从建筑功能上看,将闲置和废弃的公共建筑重新利用起来,使其具备现代化的使用功能,使许村成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的艺术村。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中国的先民们十分重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在时代变迁中,中国的住宅形式也发生了很多改变,在不断的改变与设计中,人们希望在自我的生活空间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利用自然,从而与自然进行最大限度的和谐相融。在传统中式的住宅规划中,庭院的设计在整座建筑群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修饰作用和实用主义。古代先民喜欢在住宅的有限空间内,最大限度地还原自然生态之美。具有中国特色的庭院设计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变更与交替,形成了带有不同地域文化的中国传统特色庭院。文章在保留传统中式私人庭院的规划与设计特色的同时,努力寻求现代中式私人庭院规划设计的创意点与闪光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入解析与再设计,结合目前现代人们的审美趋势,进行艺术化的概括与简练设计,形成具有现代新中式特色的私人庭院设计。  相似文献   

19.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古堡群遗存面临着诸多问题。以粤西沿海地区的阳江市阳西县塘口古堡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古村落古堡群的历史背景和对古堡群遗存形式、空间特征、环境特色进行分析总结。运用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分析方法探讨塘口古堡群在物质空间、经济发展、保护规划及旅游产业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深层次的原因。在古堡文化现状的基础上作更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通过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塘口古堡群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并以此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装饰是基于人类对美和幻想的双重追求这一本能而产生的。装饰往往通过其艺术表现形式来传达情感。地方建筑的装饰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及时代特征,文章针对吉安地区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研究进行深入系统的学术研究,并力图通过对江西宗祠门楼装饰的艺术角度分析其审美特征及成因。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文化条件和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而特有的历史文化则催生了独具特色的宗祠门楼装饰艺术,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各地区文化在长期交融中所形成的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极高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