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耕作模式、耕作条件、农民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与传统农村不同的变化,同时环境问题也显现出来。农村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残留物、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排泄物、村民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由于治理措施不配套,产生了一些污染问题,影响了村民健康。根据污染物产生的根源及转移的途径,针对性采取宣传、管控、疏导、综合利用、环保设施治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7,(1):163-167
随着基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基层治理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传统治理格局已无法适应农村基层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已经成为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而农村基层互动治理就是适合农村基层社会发展趋势和民主治理客观需要的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农村基层互动治理是在吸取西方治理的思想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自身实践发展需要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理范式。这种新的范式是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在农村基层政府与村民自治之间建立一种衔接互动的治理关系,以达到协同共治基层农村事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一项被称为有着健身房深蹲效果的边慢跑、边捡垃圾的"Plogging"运动,从瑞典悄然兴起。两年过去了,Plogging像旋风一样刮遍全球,火遍全球,成了全世界"最酷最潮的健身方式"。健身之余,人们由衷地为"plogging"的发明者奥斯龙大叔点赞,为他巧妙地把环保植入慢跑而点赞。奥斯龙生活在瑞典西海岸热闹的"夏日小镇"斯莫根。他喜欢健身,尤其喜欢跑步。他每天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德治思想,对社会生活领域内的不同角色提出了相应的伦理规范,并规定了人们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及应当履行的角色责任和义务,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角色伦理特征的社会治理模式。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角色伦理治理思想,分别从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立场为儒家角色伦理治理提供了形上学的依据。孟子的"亲亲"、"仁民"和"爱物"展示了儒家角色伦理治理由血缘家庭、国家、社会再逐步推衍到自然界的基本逻辑进路。孔子提出的"正名"思想,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为先秦儒家角色伦理治理指明了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5.
吴建平 《学海》2011,(1):130-137
改革初期,国家对城市的治理主要是单位制模式,中国工会服从并服务于这种治理模式,以企业工会为主要运作载体,参与企业治理;改革中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出现,相应地,中国工会确立了一种"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社会化维权模式,其实质是以地方工会为主要运作载体,积极参与地方治理。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须积极的互动才能实现,宗教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教治理与社会治理一样都是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理论探讨和提升的进程。宗教治理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治理建设的成败,而整个社会的治理建设又极大地形塑着宗教治理的建设。宗教治理与社会治理是一个共相,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族群,又有不同的特性,考虑共性的同时不忘特性,就为探索和创新留出空间,也为地方性治理经验或教派治理模式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论权力分化的启、承、转、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是社会治理活动赖以展开的必要支持力量,一切社会治理活动都离不开权力,然而,在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权力的状况是不同的.农业社会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权力是一种混沌的权力,没有实现分化.到了工业社会,建立起了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社会分工在社会治理领域中也表现为权力的分工一协作关系,从而进入了一个权力分化的进程.与之相对应,出现了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的理论规定.但是,权力的分化并不仅仅表现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并立,在权力现实地发挥其功能的过程中,也分化为了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并通过职权而把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统一到了一起.这一点是"三权学说"没有认识到的,"三权学说"所看到的只是抽象权力的三种形态.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建立在"三权学说"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看到抽象权力与具体权力的分化,将会导向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建构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他们渴求更丰富的夜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重中之重。城市已经逐渐亮起来,农村景观照明却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文章通过研究寒冷地区农村的现状,分析了夜景照明对寒冷地区农村景观的作用以及意义,得出景观照明是寒地农村景观中最适合且最便于实施的景观改善手段,并提出相应的夜景建设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澳大利亚的悉尼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街道上的卫生却与之形成强烈反差。一些市民或游客常常把手中的果皮等垃圾,像投篮一样远远地投向街边的垃圾桶,垃圾常常投不进去而落在垃圾桶的外面,但扔垃圾的人却置之不理,堂而皇之地走开。地上散落的垃圾成了悉尼城市规划者的心头大患,虽然想了很多的治理办法,但都收效甚微。萨姆是悉尼大学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宗教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及其治理问题一直是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围绕国家如何治理宗教这一核心问题,本文总结了宗教治理的三种模式:自由竞争模式倡导政府与宗教划界,不同宗教在宗教市场竞争中"自治";整合嵌入模式强调政府积极干预,将宗教组织吸纳至体制内加以有效治理;而互动平衡模式则将宗教间关系视为一种宗教生态,政府仅在必要时刻出手维护宗教生态的"平衡"。以上三种模式为思考国家治理宗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不同治理模式运行背后所隐含的条件性约束及治理盲点限制了其推广和复制的空间。综合既有模式的优势及中国宗教的实际情况,对具有中国特色宗教治理模式的探索需要将其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当中,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框架基础上,构建"一核领导,多元共治"的中国宗教治理模式,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推动宗教治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1.
张丽宁 《学海》2004,(3):205-206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之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您认为今年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着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最困难的问题又是什么"时,毫不隐讳地坦言道:"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我们记忆犹新的是,上一届政府总理不仅同样认真严肃地谈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还特地告诉记者,最感头痛,萦绕于心的是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2.
年轻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具特色的一个社会现象,考察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和社会适应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研究从北京选取2201名从农村到北京打工的18~30岁的流动人口为被试,探讨其流动模式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人口外出打工的时间平均接近4年,平均到过2个城市打工;(2)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水平偏低,存在较多的吸烟、醉酒行为和非安全性行为,生活和工作满意度一般;(3)流动性可以显著地预测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水平。流动性越大,流动人口的吸烟行为越多,抑郁程度越高,而生活和工作满意度越低。  相似文献   

13.
《学海》2016,(4):16-2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学界开始对国家治理模式、国家治理能力、社会治理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了研究和探索。本文通过对治理概念的理论界定和中国现实社会治理模式的考察,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条件下社会治理的实质内涵和发展目标,提出新的"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就是逐步向以社区组织为主体的、社会自主管理为核心的自治管理模式转型。政府的主要职能不是行政干预和管制,以政府代替社会行动,实行政府包办,而是运用法律、法规、民主协商、社会政策来规范、引导、支持、服务社会自主管理。文章认为,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实现政府功能转交,是培育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实现治理模式转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6,(6):12-17
社会治理在本质上是行政组织与其他行动主体在信息沟通、交换的基础上达成集体行动的过程。传统的治理模式下,行政组织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和控制维持着社会运行。然而信息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信息的传统运行渠道和方向,封闭-控制的治理模式已经凸显不适,我们亟需通过增强治理体系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以适应治理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本文从"信息空间"(I-space)的角度,将治理模式进行类型化分析,力图在信息思维的全新范式下需求治理路径变革。"信息空间"是英国学者Max H.Boisot提出的用于研究信息生产和信息交换的动态理论,通过分析和考察信息空间中数据流动的动力机制,我们能有有效解释法规制度的形成与治理模式的演变,从而为信息社会的治理变革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乡村振兴的战略性规划文件,蕴含着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景目标,是在合作化高潮基础上制定的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全面布局,也是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建设和计划体系之中的重要步骤。这种以"组织起来"为核心、农业生产发展为基础的战略布局包括三方面:1.传统农业的社会主义和现代化改造;2.属地合作式的农村全面治理;3.农民生活方式的改进。毛泽东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质在于以合作社为载体实现农村的属地全面治理,《纲要》的内容体现了毛泽东全面振兴中国乡村的目标、途径和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7,(6)
在工业化进程中,领域分化使人们的生活陷入到了支离破碎的状态,人们在不停地进行领域穿梭和角色转换中变得碎片化。而在后工业化进程中,人们开始寻求从碎片化到总体性的回归,这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社会治理变革对完整人格的必然追求。在人的总体性的回归过程中,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也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运动。而在这个逐渐走向成熟自治的多元化社会里,基于个性化特征所建构起来的生产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也都走向了个性化定制的思路,并且社会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治理方式也将沿着这一全新的方向发展,社会治理变革的问题已然成了如何建构合作治理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5,(5):197-203
1949年南京解放后,新政权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问题进行了综合治理,不但对妓女的身体进行规训,更重要的是改变其思想观念,给予生活出路,使妓女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双重归属"。娼妓问题的治理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国家权力对城市社会全面改造、重构的政治运动。这种以行政强制和思想教育相结合为特征的运动型治理模式初步体现了新政权一元化国家治理体系的社会管理能力,对今天娼妓问题的治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入汛以来,面对雨情、水情、灾情,安徽省各地民族宗教领域以"汛"为令、闻"汛"而动、向水而行,迅速投入防汛救灾工作中。在这场防汛救灾的斗争中,芜湖、马鞍山等地的穆斯林群众在各地伊协的带领下,自发组织参加抗洪救灾,积极配合在场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地参加救灾活动,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奉献力量。铜陵市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做好宗教活动场所汛期安全工作,确保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的安全。妥善安置受灾人员,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7,(4):204-210
启蒙社会的思想大多会因为时代发展而沦为被批判的对象。发生在农业社会以激活人的精神存在为使命的"权力启蒙",已经成为了工业社会启蒙时期思想家祛魅的靶子;发生在工业社会以人格概念为制度基础、以激活人的物质存在为路径的"法的启蒙",同样留下了"绝对缺陷",导致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大的"道德黑洞",并在后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彻底的"风险社会"。张康之先生的《论伦理精神》是新时代、新技术、新实践催生的新思想。根据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治理要求,突破了第一、二次启蒙的思想界域,提出了人的三重存在: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和道德存在,将道德存在应用于合作的社会并嵌入到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之中,弥补了第二次启蒙的"绝对缺陷"。这是社会治理模式设计的重大思维转变。人的道德存在的提出、理解和应用是第三次启蒙的基础,没有道德存在的第三次启蒙难以可能。  相似文献   

20.
李图强  张会平 《学海》2014,(4):39-44
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进一步精简和职能转变的加快,以及党中央十八大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国家治理目标,各类型的社会工作组织必将快速地进入公共事务领域,并且逐步与政府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关系,亦将成为公共管理的生力军。本文对这种治理模式的演进及其基础性的关系结构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分析了社会组织与政府基于合作与责任理念的治理关系是如何形成合作与责任的机制。文章明确的阐述这是一种人类社会治理的主导价值观,与此而构建的责任共同体是怎样运转成规制模式的治理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