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头墙自产生以来,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在全国各地普及,但各地的马头墙造型略有差异。从安徽到浙江区域马头墙发展脉络、造型变迁的分析研究中,推导出马头墙造型式样会因其使用性质、经济状况、地理环境和文化寓意等因素有所变化。在变迁的过程中,马头墙的功能逐渐由实用性演变为审美性。安徽马头墙大多具备防火实用性功能,到浙江区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功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建筑符号。  相似文献   

2.
傅欣  陈静 《美与时代》2013,(8):64-66
建筑的结构形式是建筑的骨架,是其艺术和内涵的表现,与建筑美观是互为表里的。建筑之美表现在建筑的外形、结构、功能、细节、色彩、材料等方方面面和谐统一,我们从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中获得了美的评判标准,近代以来,随着"西风东渐",在建筑领域人们也开始学习和吸收西式建筑文化形式,形成了一些特定时期独具风韵的历史建筑,这种独特之美,感染着同一个世界不  相似文献   

3.
海草房民居建筑是胶东沿海地区独具特色的生态性建筑,也是具有浓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遗产,其所具有的和谐的形体美、严谨的空间美、古朴的自然美以及纯熟的技艺美等审美特征,充分地展示了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文章分别从和谐的形体美、严谨的空间美、古朴的自然美以及纯熟的技艺美四个方面对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审美特征作了简单分析,以期这种具有浓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遗产在新时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空间性与时间性的精神层面上,建筑美与诗意美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同构性。建筑美的根本所在,来自与一定的诗意相契的"建筑意",它是建筑的环境、材料、技术、结构与艺术以及实用、认知、审美与崇拜等一切因素的一个文化综合。将建筑美等同于诗意美,是对建筑美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临沧地区与缅甸接壤,文化区位独特,临沧南传佛教在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方面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临沧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临沧文化格局的亮点。信教群众的民族多样性和宗教格局多元包容性是临沧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园林中窗的功能美、形式美、装饰美、材质美、应用美来论述窗的功能、空间、装饰、材质方面等设计上的运用和发展变化,以及窗在现代园林中的空间意境装饰上的重要性,探析窗的空间感和画面感带给人带来的独特景观效果。重点阐述了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园林窗户中文化内涵信息的应用,最后对窗在现代新中式装修风格中的发展和以新形式的装饰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从而得出研究现代园林窗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并展示窗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在设计领域中的探讨,分析一些实例对窗的元素、符号的提取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西塘古镇的古民居建筑有着数百年的历史跨度,然而经过数百年历史的更迭,反映了民居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派别中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了原生态的水乡原貌,这里处于亚热带,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风貌和生活特征。古镇最大特点就是镇内的明清建筑群规模之大和保存之完好,这是江南少有的。西塘在不同方面向人们展现了它的不同之处,在建造方面:镇上河道纵横,所以临水而居。基于对于装饰材料、社会地位和文物保护方面的要求,我们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利用现代技术,实现三维模型整体复原的方式,达到三维模型精细准确地将西塘古镇复原。从而再现西塘古镇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同时将整体的建筑艺术以三维的方式进行整体的剖析和演绎,来形成一个科技感十足的数字化资料。通过数字化整体的分析,有利于同行业学者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基于数字化的技术有利于广泛的传播,有利于文化旅游的宣传,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从而展现一个拥有朴素的古建筑群、浓郁的水乡气息、保存较好的原始风貌,以及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当地原住民传统的人文习俗的一个享誉全国的旅游目的地"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  相似文献   

8.
云南藏族风土民居建筑是其民族文化实体化的表现,其所体现出的形式美、"因地制宜"的结构美、"和谐"的空间美中,蕴含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彰显着云南的地域文化和历史风貌,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与一定的传承价值。文章基于云南藏族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从云南藏族风土民居的特点入手,探索其在形式上、结构上、功能空间上的建筑美学内涵,掌握其建筑特点与民族元素,从而为传统云南藏族风土民居的更新以及在设计中多元素的融合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一牌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形式。牌楼建筑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诗经·陈风》中即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的记载,其中"衡门"就是牌楼的雏形。成型的牌楼则起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作为一种重要的附属建筑,牌楼通常承担着标识、旌表、装饰的意义:它可以表现主体建筑的地位,增加主体建筑的气势,增加景致、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拥有悠久、多元的传统文化,而能体现中国人道德和审美观念的古代建筑是中国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北京故宫蕴含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它的建筑精美,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保存完整度堪称世界之最。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博物馆,带给人无尽的震撼和惊喜。现从建筑构思、空间布局、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装饰与色彩四个方面阐述了北京故宫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美学。  相似文献   

11.
民居建筑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民风民俗及审美理念。晋商大院作为北方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还兼具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通过对晋商大院整体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具体研究,分析晋商"天人合一"的文化底蕴、"合和"的审美情趣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2.
张晓磊  范雯静 《法音》2022,(5):48-52
<正>雍和宫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寺院建筑经历了禛贝勒府初建、雍亲王府扩建、影堂期改建和改宫为寺四个发展阶段。可以说,雍和宫的每座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其中,矗立于雍和宫天王殿东西两侧的八角碑亭因其独特的建筑形制和历史文化价值,而广受关注。本文试从建筑形制和人文内涵等方面,对雍和宫八角碑亭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点。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以及华丽而神奇的建筑艺术。维吾尔族建筑文化园林中,伊斯兰建筑是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族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实物精品与瑰丽奇葩。  相似文献   

14.
遗存建筑是人类活动痕迹的遗留,它们像是坐标上的点,是一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和当地人们生活习俗最直观的、最真实的见证。在一定时期,独特的环境、特殊的人群与生活,伴随着具体历史事件,成为记忆与文化的丰富滋养。在中国,被废弃的老建筑随处可见,尽管外观残旧,有些功能已经退化,但是它们在历史文脉、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等方面往往都有独特之处。忽视遗存建筑保护的失败教训,也是造成了目前很多地区建设生搬硬套、千城一面、没有底蕴的现状的原因之一,所以保护历史建筑,并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是新城乡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赣南客家王母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淡黄色两层建筑,建筑西面外形是罗马式山形墙设计,南面则是客家马头墙式设计。走进这个建筑,一层为祠堂,悬挂一幅郑氏始迁祖文烜公像,下面的红纸条幅上写着"祖德流芳,宗功远长";二层是教堂,祭台后墙上挂着十字围绕的耶稣像,周围墙上挂着"苦路"图片。厅堂楹联的内容为"天主赐恩  相似文献   

16.
贵州苗寨吊脚楼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明珠,它与西南地区其他传统吊脚楼建筑共同反映出独特的风俗文化、审美情趣和民族特征。比较贵州苗寨建筑与其他传统吊脚楼建筑在空间形态、功能划分等方面的共性与异性,可以发掘出传统民居建筑独特的建筑魅力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浅析装饰画     
装饰画已经越来越被大众所喜欢,它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来展现这个世界的。它和其他的艺术种类一样,都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是在熟悉和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被逐渐培养起来的。装饰的美虽然不是自然的美,但是它是人工雕琢出来的美,是臆想的美,是最能点缀人们生活的美。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传统汉族建筑标志之一的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当时的徽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徽派建筑逐渐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工艺和艺术形式,徽派建筑工艺对于现代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讲述了徽派建筑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术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音乐美的评价关乎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关于音乐美评价观念的转变可开启一个全新的音乐创作和欣赏时代,不合时宜的音乐美评价观念则必然会阻碍音乐的进步. 一、音乐艺术的本质及特征 评价音乐美与不美,以及美在何处,因何而美,首先必须要了解音乐艺术的本质及特征.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音乐是人创造的,渗透着人的思想和情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可以在与其他艺术样式的比较中体现出来.它不同于造型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等空间艺术,将美诉诸人的视觉;音乐是流动性的时间艺术,欣赏音乐主要依靠人的听觉.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世比较少的元代佛教造像艺术之一,五台县广济寺在建筑结构和彩塑艺术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沿着广济寺建筑中的独角兽与龙头装饰构件、殿内彩塑中生动写实的十八罗汉像、佛坛正背面反差强烈的"华严三圣"与"三大士"的线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其从建筑到彩塑、从外到内所体现的佛教世俗化趋向,以及元代那种技艺精湛、活泼的民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