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认知加工偏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红  冯文峰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8,40(7):809-818
基于负面身体自我图式理论,采用词汇判断任务的实验范式,探讨负面身体自我者的认知加工偏好。研究1考察胖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对胖相关的身体信息词加工偏好,结果表明,加工胖身体相关词的编码速度比对照组显著更快,对胖消极和隐喻词偏好量大于积极词。研究2考察瘦负面身体自我大学生对瘦相关的身体信息词的加工偏好,发现对瘦相关词的编码速度显著比对照组更快,但对瘦积极词、消极词、隐喻词、形似词编码的偏好量不存在差异。结果支持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指导认知加工  相似文献   

2.
高笑  王泉川  陈红  王宝英  赵光 《心理学报》2012,44(4):498-510
虽然目前大量研究基于Vitousek和Hollon (1990)提出的饮食失调认知模型对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者或饮食失调者的注意偏向进行探讨, 但对其注意偏向的成分仍未得出一致结论, 且尚无研究查考其时间进程特点。研究采用更具生态效度的身体图片为实验刺激, 刺激呈现时间2000ms, 采用传统经典的点探测范式与眼动追踪技术结合, 探讨胖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身体信息注意偏向成分的时间进程。基于前人的工作(Castellanos et al., 2009; Garner, Mogg, & Bradley, 2006), 研究考察了四个眼动数据:首视点定向偏向分数、首视点潜伏期偏向分数、首视点注视时间偏向以及总注视时间偏向分数, 系统探讨了注意定向、探测时间、最初注意维持/回避以及总体注意维持/回避。眼动数据发现, 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者对不同身体图片存在不同的注意偏向模式, 对胖图片为注意警觉—维持模式, 具体表现为早期加速探测、注意定向, 以及最初的注意维持和总体注意维持; 对瘦图片仅为注意警觉, 具体表现为早期加速探测; 行为数据支持实验组对胖图片的注意维持以及对身体图片的注意脱离困难。该结果部分支持Vitousek和Hollon (1990)的模型, 即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能够易化对图式一致信息的加工, 而未发现对图式不一致信息的回避或抑制。  相似文献   

3.
物质丰富的时代, 如何抵御美味食物线索带来的食物渴求, 并限制饮食从而保持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近年来, 国内学者为了探讨节食成功的原因, 创建中国食物图片库, 考察限制性饮食的认知神经机制, 以及成功和失败限制性饮食者的脑机制差异; 开展了特质食物渴求及中国特色的辣食渴求的认知神经研究。对推进饮食行为研究的理论发展, 也为肥胖、饮食失调等健康干预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自恋者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姓名和形容词为材料,采用自恋人格量表测评被试的自恋水平,通过视觉搜索任务和记忆测试任务考察个体对相关信息的注意和记忆程度,探讨不同类型自恋者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偏好。结果显示,高水平自恋者比低水平自恋者有更明显的认知加工偏好;高显性自恋者比低显性自恋者对积极词具有记忆偏好,高隐性自恋者比低隐性自恋者对消极词具有记忆偏好。被试对与自己相关密切的信息具有更高的认知加工偏好,且对自己信息的这一优势更为明显;高显性自恋者比低显性自恋者对自己相关、熟悉人相关的积极信息具有认知加工偏好,高隐性自恋者较低隐性自恋者对自己相关的消极信息具有认知加工偏好。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自恋者对自我相关信息具有不同的认知加工偏好,不同类型的自恋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和结果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姓名和形容词为材料,采用自恋人格量表测评被试的自恋水平,通过视觉搜索任务和记忆测试任务考察个体对相关信息的注意和记忆程度,探讨不同类型自恋者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偏好。结果显示,高水平自恋者比低水平自恋者有更明显的认知加工偏好;高显性自恋者比低显性自恋者对积极词具有记忆偏好,高隐性自恋者比低隐性自恋者对消极词具有记忆偏好。被试对与自己相关密切的信息具有更高的认知加工偏好,且对自己信息的这一优势更为明显;高显性自恋者比低显性自恋者对自己相关、熟悉人相关的积极信息具有认知加工偏好,高隐性自恋者较低隐性自恋者对自己相关的消极信息具有认知加工偏好。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自恋者对自我相关信息具有不同的认知加工偏好,不同类型的自恋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和结果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限制性饮食作为一种被越来越多的女性所采用的减肥策略, 并不是一个有效的维持和降低体重的方法, 在许多情况下, 限制性饮食者反而比非限制性饮食者更容易发生过度进食,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限制性饮食者过度进食的研究, 总结了限制性饮食者过度进食的心理机制以及预加载、情绪唤醒、自我损耗、认知资源分散、人格与社会五大影响因素, 并对现有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和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限制饮食是为了控制体重, 长期严格地控制进食的倾向。大量研究表明相对于非限制性饮食者, 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尤其是高能量或高美味食物线索存在认知偏向。这种偏向是基于一定的脑神经基础的如前额叶背内侧, 小脑等区域。未来研究应设置严格的筛选标准, 运用视觉odd-one-out和学习-再认实验范式, 重视认知神经机制的探讨, 开展中国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加工的认知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模型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重影响模型和客体化模型,探讨媒体形象内化与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外表的社会文化态度问卷、自我客体化问卷、荷兰人饮食行为问卷、自我同情量表四个量表对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媒体形象内化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2)自我客体化在媒体形象内化与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自我同情调节媒体形象内化与自我客体化之间的关系,随着自我同情的增加,自我客体化的中介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自我客体化对女大学生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采用自我客体化量表、体像比较量表、限制性饮食量表和意志控制量表对487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我客体化、社交网站体像比较和限制性饮食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意志控制与自我客体化、社交网站体像比较以及限制性饮食均呈显著的负相关;(2)社交网站体像比较在自我客体化对限制性饮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自我客体化对限制性饮食影响的直接效应以及社交网站体像比较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均受到意志控制的调节,即在低意志控制群体中,这两种效应都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身体意象失调指个体对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消极行为调控。"镜中自我"理论提出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从"镜"中得以认识自己。依据此理论,身体意象失调的外部原因主要在于初级群体给予的消极性真实评价和次级群体给予的多样性真实评价,内部原因主要在于主观想象评价的恐惧和主观知觉评价的偏差。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对失调源头的深度探索,拓展以社会兴趣为轴的干预策略,注重面子文化下他人取向的基底性影响,以此缓解失调不断加剧的现状,促进失调者的良性转化。  相似文献   

11.
以中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印象管理自我图式、语义图式的反应特点和加工特征。研究一在预测的基础上运用自编制情境问卷探讨了两个图式下不同角色的印象管理反应特点,结果发现语义图式下印象管理水平高,尤以人际道德角色更高,自我图式下能力角色高掩饰。研究二通过现场情境实验检验了两种图式下高中生对印象管理词汇和诚实反应词汇的回忆辨别力和判断标准,发现词汇辨别力和判断标准出现了指数性分离,自我图式判断标准更严。结论:印象管理自我图式加工有更强的内隐性,语义图式下的印象管理行为具有刻板化和程式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梁毅  陈红  邱江  高笑  赵婷婷 《心理学报》2008,40(8):913-919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讨了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大学生)对胖-瘦两类身体图片进行再认时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组(正常女大学生),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在750~800ms的时间窗口内,“胖图”比“瘦图”诱发出一个更正的ERP波形,差异波的地形图显示该正成分在中前部有更强的激活。进一步对差异波作偶极子溯源分析,结果发现,该正成分主要起源于右侧枕叶附近。这似乎表明,右侧枕叶的激活与身体自我信息的出现有关,与负面身体自我图式的体验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往上下级关系研究大多聚焦于关系的实然特征, 缺乏对关系应有特征或模式的探讨。上下级关系图式是个体对上下级之间关系应有模式或特征的内隐认知, 这种内隐认知有助于揭示上级与下属之间的互动过程, 并为促进上级和下属的积极心理与行为提供理论启示。经过对文献的系统梳理, 将上下级关系图式与内隐关系理论、追随力认知图式、关系自我和关系认同等概念进行区分。个体传统性和现代性、依恋风格、领导行为以及文化因素能够预测上下级关系图式; 上下级关系图式能影响领导的态度与行为、下属忠诚、下属工作绩效、角色外行为、领导评价(道德领导)以及上下级关系评价; 移情的社会认知模型、泛家族主义、社会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解释了上下级关系图式的前因后果。未来可以从识别预测因素、拓展后果研究以及挖掘作用机制等方面推动上下级关系图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已有负面身体自我个体注意偏好研究采用的实验范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的注意偏向存在的另一种可能,即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信息可能存在注意维持时间更长的假设。共设计了3个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实验1a采用线索范式研究高胖负面身体自我个体对胖相关词语的注意警觉和注意维持,线索目标SOA为300ms,实验1b采用同样的实验范式,只是将实验材料变为更具直接意义的身体轮廓图。两个实验的结果均支持实验假设,但是未能排除反应准备和线索对目标产生掩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验2在身体和花瓶轮廓图周围呈现字母,要求被试对字母进行辨认,对被试的注意维持成分进行直接的测量。结果验证了高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胖身体轮廓图注意维持时间更长。综合几个实验的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胖负面身体自我女大学生对胖身体信息的注意偏差成分是注意维持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5.
自我服务性辩解是指通过给问题行为提供理由,减少人们内心的道德失调感。自我服务性辩解有"由内而外"与"由外而内"的不同表现形式,而计划行为和自我验证分别是其认知和动机解释。解释水平、自我控制、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自我服务性辩解的发生。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自我服务性辩解的理论;探讨未来导向、道德脱离等个人因素对自我服务性辩解的影响;拓展自我服务性辩解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消极身体意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了解消极身体意象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对于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消极身体意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自我概念、情绪体验、体重控制策略、饮食失调和社会生活五个方面; 并且青少年消极身体意象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BMI)、社会文化因素(父母、同伴和大众媒体)和心理因素(人格因素、认知方式)。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1)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视角完善青少年身体意象发展的理论模型; (2) 考察社交媒体等新兴因素的作用; (3) 阐明青少年在加工身体相关信息时的认知特点; (4) 推进中国青少年消极身体意象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个别交谈和口语分析技术,对100名4─8岁儿童解决合并题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儿童解决合并题的认知加工过程可以划分出三个水平,其认知加工图式有两种:合并图式和部总关系推理图式;两种图式对问题的加工方式不同,反映出儿童对加减法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Beck抑郁自我图式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根据抑郁图式认知分类系统,从认知结果变量和认知过程变量两方面对抑郁自我图式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抑郁研究的认知实验范式较传统的问卷测量的优势,同时展望了抑郁认知实验研究和脑成像技术结合的发展未来。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广义适合度理论, 自我相似面孔与亲缘选择和配偶选择行为密切相关。自我相似面孔可以促进个体的亲缘利他行为, 影响配偶选择行为。来自“夫妻相”、“性印刻”的描述性研究数据支持自我相似面孔与配偶选择偏好之间的相关关系。来自实验研究的数据, 结论尚不统一。有些证实自我相似面孔可以引发配偶选择偏好, 有些却不支持这一结论。最近的研究从内隐及外显认知上分离择偶过程中对自我相似面孔的偏好:认为偏好是内隐的, 一旦上升到意识层面便会消失。另有研究从性选择策略上对自我相似面孔偏好的原因进行解读。对自我相似面孔偏好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也有一些新的发现。未来研究可借助fMRI等工具从认知过程及神经机制上对自我相似面孔偏好的现象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道德伪善(moral hypocrisy)是对道德知行脱离进行反思的产物, 反映了道德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四个理论来对道德伪善产生缘由进行了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机制进行了阐述。为了避免道德伪善的消极效应与不良后果, 进一步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来探讨了道德伪善的影响因素。考虑到现实生活中过分强调道德伪善的负面价值, 研究积极地审视了道德伪善在诱导认知失调、塑造和培养亲社会行为以及促进组织发展等领域的应用。未来研究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借鉴反应时和内隐测量技术来对道德伪善进行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 并对其应用性开展更深入和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