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薛琳 《中国道教》1989,(2):54-56
在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座道教名山,名巍宝山。巍宝山在两汉时称巍山,取峰峦高耸,冠于群山之意。相传诸葛武侯曾以铁钉断其麓而造此山,巍山从此闻名。清初,每在夏秋之交,山中常有红光相荡,虽霖雨不灭,当地土著民族称之为龙戏珠,从此,巍山又以龙戏珠之意,称巍宝山。巍宝山由前山、后山和主峰组成,峰峦起伏,绵亘数十里。主峰陡峭入云,海拔2509米,和北面的大理点苍山遥望。山中气候温和,古树苍天,风光优美。据《新纂云南通志·释道传》载:“汉,孟优,蒙化(今巍山)人,居巍宝山,土帅孟获兄也。素怀道念。  相似文献   

2.
薛琳 《中国道教》1990,(2):55-57
唐代,在云南省大理洱海地区有六个诏,传说这六个诏的诏王是六个彝族亲兄弟,他们的发祥地在现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南的道教名山巍宝山。巍宝山苍松翠柏,古木参天,山泉流淌,百鸟争鸣,奇兽嘻戏,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区。六个诏王的家就在巍宝山下的一个彝族山寨里,这山寨名叫前新村。六诏王的父母亲祖师爷和祖师娘是一对勤劳朴实的彝族夫妇,他们每日耕于巍山(巍宝山的古山名),辛劳度日,生活过得美满幸福,可是快到六十岁了,老两门还没有孩子。为此,他们非常苦恼,很希望能够在老年得子,后继有人,使香火不断。就在老俩口满六十岁的这一年,一日祖师爷在巍山耕种山地,中午时分。  相似文献   

3.
地处云南大理州巍山县境内的巍宝山 ,道教传入时间早 ,历史悠久 ,山中方圆数十里道观林立 ,是中国西南地区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传入巍宝山的时期和宗派道教传入巍宝山在汉末。东汉顺帝时(1 2 6——— 1 44 ) ,天师派祖师张陵在四川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 )正式创立了道教 ,接着巴蜀设置了二十四个传道教区 ,称二十四治 ,置祭酒以领道民 ,使整个四川成为道教的基地和大本营。云南紧邻四川 ,而当时鹤鸣山的地理位置又正是西南各少数民族流移迁徙频繁之地 ,现今属于云南、广西的彝族 ,其先祖原分布在秦陇一带 ,秦汉魏晋时期 ,一部分彝族先…  相似文献   

4.
巍宝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与旅游的关系源远流长,两者在交错融合过程中形成了道教旅游资源.云南大理巍宝山道教旅游资源多彩多样、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无论是秀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人文景观,还是异彩纷呈的仪式活动都蕴涵着别具一格的道教意境,同时展现出道教与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风格.本文立足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正确开发巍宝山道教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
云南道教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七月下旬至八月下旬,我们走访了云南省的保山、临沧地区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昆明市,对这些地区道教的历史、现状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道教在云南省不但历史悠久,教徒多,宫观多,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也较大。据史籍和金石资料记载,远在汉代就有道教隐士栖居于滇西巍宝山炼丹修道。清乾隆《续修蒙化直隶厅志·仙释》记载:“孟优,世居巍宝山,与土帅孟获兄弟也。素怀道念,常往来于澜沧江、泸水间,得异人授长生久视方药诸书。”至唐代。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研究》2000,(1):41-44
五台山不仅是中国佛教圣地,也是蕴藏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宝山。雪水茶就是五台山著名的特产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呈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玉宝山经历庙产、公产和遗产的数次争议,指出争议实际上是人们援引的继承逻辑之间的差异导致,不同继承逻辑之所以会被人们同时调用则归因于这一时期社会关系的特殊性。然而,庙产除了具有世俗的产权意义外,同时也是神圣信仰的承载。神圣信仰的传承不完全仰赖于世俗的财物,但世俗的财物却会因为聚集了神圣性而转变为庙产,这正是玉宝山历经争议而依然存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7,(12)
上海宝山净寺举行万佛楼佛像开光、观音殿奠基暨从达法师升座仪式本刊讯1997年11月21日,上海宝山净寺隆重举行万佛楼佛像开光、观音殿奠基暨从达方丈升座仪式,来自上海各区县及苏、浙、皖等地的信众八千余人参加了这一盛会。中国佛协副会长、上海市佛协会长、龙...  相似文献   

9.
金门海印寺     
陈炜 《福建宗教》2002,(2):43-44
金门岛位于厦门市东约8千米的大海之中,总面积150平方千米,是福建的一个岛县。由于两岸长达50多年的阻隔,大陆的民众对金门了解甚少。金门是一个美丽的海岛,四周巨浸环抱,主峰太武山巍巍然屹立于绿岛之中。山逶迤十余里,巨石挺立,状如兜鍪,故名“太武”。  相似文献   

10.
五台叹咏     
巍魏五台山 浩茫云海间 古寺连广宇 神台接霄汉 登临天地阔 攀绝日月咳 堪叹造化力 缘何尽陶然一九八七年八月七日于南山寺五台叹咏@高山~~  相似文献   

11.
殊像寺     
殊像寺,位于台怀镇西南凤林谷口的北侧,距台怀镇里许,因大殿内供奉大文殊像而得名。寺院坐北向南,山环水绕,风景优雅。登临环顾,对面是梵仙山,山上花木繁茂,山峰直入云端,绝顶巍楼雄寺,犹如空中楼阁,真似有几分仙山灵气。东侧  相似文献   

12.
田晓 《天风》2004,(3):35-35
多一些璞醉要些张几袭造溉)争幸橇撇瞅护巍篡鬓鸯髦{·鬓多共些承担{一孚一书妈戮卿黔豁少一些与多一些@田晓!上海  相似文献   

13.
华严宗祖庭至相寺□贾世春至相寺,又名国清寺,位于西安市南约三十公里的终南山天子峪内,是我国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地势雄巍,形状如龟,其大顷许,缓平而下;下有百泉汇流。寺院处于龟背之上,坐西向东,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后依突起之龙背,前对挺立之驼峰;左倚龙...  相似文献   

14.
引言 五岳作为华夏神山,在中国的人文地理中居于非常尊崇的地位。不论是在政治文化中,还是在宗教传统中,五岳就像五座宝山,期待着人们去发现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真切感人的作品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而思想的深度与对人物灵魂世界的开掘紧密相联。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写好人物呢?从许多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看,“对比”描写确实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方法。客观事物五花八门、纷纭万状,但一经对照比较,各自的特征便充分地显露出来。高山与丘陵相对愈显巍  相似文献   

16.
请善待老人     
马婷婷 《天风》2004,(6):39-39
我常常望着镜中年轻的自己。遥想着,有那么一天,我也会成为满头银发、满脸皱纹的老太太。 上帝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会从年轻步人垂暮之年,就像太阳会从旭日转人落日。我嚣巍歉滩灿烂的光芒。_ 每个人都渴望青春永驻,但不扣幻想而已,花凋谢是为了结出果实来。  相似文献   

17.
…气‘巍寸礴沪下岗拮据心中忧愁在岗繁忙心中烦愁裸涌{日补淤删幽吐介一}{感动马大为俩解愁凡事信主主担你愁连环漫画(廿七)——不要忧愁@颂恩  相似文献   

18.
乾隆御匾     
显通寺大雄宝殿内,高高悬挂着一块檀木御匾,长五尺一寸,宽一尺七寸,黑底金字,光彩耀目。字体端庄凝重,丰润圆滑,遒劲有力,神韵脱俗,人们见了无不赞叹。匾上书曰:精兰瞻礼重,灵鹫倚巍峰。汉代初兴地,历朝振旧踪。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研究》2000,(1):45-46
五台山是一座宝山。单从植物资源看,这里“嘉木森森,干峦弥布”,“虽寒风劲冽”,“积雪夏飞”,却是“瑞草争芳”,“名花竞发”,野生植物数百种,大部分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中的中草药长松,就是一种灵药。  相似文献   

20.
王凡 《佛教文化》2011,(1):106-109
已经没有人能猜测出,1928年的刘敦桢立于明聚宝山琉璃窑故址时,在心中重建了一座怎样的大报恩寺,但人们仍能在他日后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中读到这样只鳞片爪的流露:"报恩寺塔由现存的琉璃残件来看,其工艺的细腻和色泽的美丽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