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晓霓 《学海》2006,(6):205-208
郑廷玉是元代前期重要的杂剧作家,是中国古典喜剧创作的杰出代表。现存孟称舜本、天一阁本和曹棟亭本《录鬼簿》(元代钟嗣成撰)都志其为“彰德(今河南安阳)人”。关于其杂剧名目的收录情况,孟称舜本《录鬼簿》收录21种,天一阁本《录鬼簿》收录15种,曹棟亭本《录鬼簿》收录23种,[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收录21种。郑廷玉的杂剧剧本大部分已散失,目前仅存《看钱奴》、《金凤钗》、《后庭花》、《疏者下船》、《忍字记》等五种。有学者认为《崔府君断冤家债主》也为郑廷玉作品。①这类说法是否可信,尚须进一步研究。关于现存郑廷玉杂剧的传世剧…  相似文献   

2.
楠珊 《福建宗教》2002,(3):44-44
几百年来,以崔莺莺和张生恋爱结合为主线的名剧《西厢记》,早已家喻户晓了。可是,故事发生的真实地点,恐怕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最近,我怀着半是好奇半寻踪的心情,走马观花地游览了这个神话世界般的美好去处。  相似文献   

3.
杂剧、传奇是中国古代戏曲梨园中的一枝繁花。素重传统文化积累的齐鲁书社,在挖掘整理出版《元曲四大家》、《全明散曲》、《全清散曲》、《诸宫调》、《董西厢》和《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等戏曲品牌古籍的基础上,把握近年来大众戏曲文化复苏的良好势头和时代永恒的爱情主题,适时编集出版经典绘图《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四大古典爱情悲喜剧,为读者提供了一套赏心悦目的古典名剧精品图书。作为大众通俗文化的戏曲,四大古典爱情名剧自宋元以来被改编成各种剧种,在舞台上常演不衰,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感产生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4.
刘兆吉 《心理学报》1986,19(3):11-13
刘勰(约公元465—532年)是《文心雕龙》作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本文试图论述这本著作中的文艺鉴赏的心理学思想。关于刘勰论创作部分已在本学报1985年第二期《文心雕龙》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一文中发表了。  相似文献   

5.
马致远(约1250—1321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早年曾追求功名未成。元成宗元贞年间,参加“元贞书会”,是其中的重要成员。约在大德(1297—1307)年间,出任过江浙行省务官。中年时经历过20年漂泊生涯,晚年过着隐居生活。所作杂剧15种,今存7种,均见《元曲选》。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5,(12)
<正>张秀亚(1919-2001),生于河北沧县(今黄骅县),民国时期著名天主教作家。1935年起以笔名"陈蓝"在《益世报·文学周刊》、《国闻周报》发表作品;1937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大龙河畔》,被誉为"北方最年轻作家"。创作风格新颖清丽,意境深远,作品以散文著称。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天主教作家。18岁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大龙河畔》,赢得了"北方最年轻作家"美誉;一生创作八十多部作品,八百余万字,其中包括诗、散文、小说、翻译和艺术史,文  相似文献   

7.
《法音》1989,(1)
《楞伽师资记》,又名《楞伽师资血脉记》,一卷。唐东都(洛阳)沙门净觉居太行山灵泉谷集。日本以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敦煌残本为底本,1931年朝鲜金久经整理本为校补本,将它编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相似文献   

8.
《雷霆玉经》全称《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雷霆玉经》充满浓厚的神霄玉清真王崇拜色彩,通过对经文中翊圣真君崇拜、昊天玉皇上帝崇拜、后土皇地祇崇拜、宫殿和内廷机构设置以及白玉蟾与《雷霆玉经》关系的考察,并分析神霄派道士林灵素的言行,考证《雷霆玉经》问世于宋徽宗政和七年至宣和七年(1117—1125)的九年间。通过道藏本与经折装单行本的对勘与考证,认为道藏本文献价值优于经折装单行本,经折装单行本错讹较多,推测可能是淳化王府流出的"废本",但因有天师张宇清序文、钤印、牌记等信息,具有一定的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9.
《呐喊》,或翻译为《尖叫》,是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所创作的作品,而这幅画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表现主义绘画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 1895年版的《呐喊》拍卖成交价约1.1亿美元,打破了当时的拍卖交易记录。正因如此,《呐喊》所涉及的一些故事、一个和死亡及痛苦纠缠一生的天才画家蒙克的故事,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孙玥 《宗教学研究》2020,(1):204-211
《创世记》37-50章记述的是关于约瑟的故事,其形式和内容都不同于之前的先祖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叙事(创12-36),且成典的位置在《创世记》的最后,连接着《出埃及记》。但是除了《创世记》37-50章,约瑟在五经中只被提及了一次(出1:8),而在五经之外鲜有提及。为了解开此谜题,本文从约瑟故事中"梦"这个主题出发,并通过与《但以理书》1-6章的对比,重新对《创世记》37-50章做了详尽分析,认为约瑟故事实际上形成于散居时期,因此之前形成的文本有可能不知道其叙事内容。  相似文献   

11.
波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2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七卷本《波斯精典文库》,包括:《鲁达基诗集》、《鲁拜集》、《列王记全集》(六卷)、《玛斯纳维全集》(六卷)、《果园》、《蔷薇园》、《哈菲兹抒情诗全集》是一套经过历史考验的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名  相似文献   

12.
《奥伯曼山谷》是作曲家李斯特《旅行岁月》第一季瑞士篇的第六首作品,其创作灵感来自于法国作家瑟南古1801年—1803年间创作的书信体作品《奥伯曼》。作品全曲都在围绕着一个主要的动机不断地进行变化与发展,根据作品音乐陈述的功能特征可以把其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曲式结构。李斯特在《奥伯曼山谷》中运用表情术语及各种记号,建立与演奏之间的关系。演奏者在练习时要分析、研究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以表情术语的标记为切入点,把握作品的准确意义,深入地思考、理解乐谱中的各种细节,通过演奏传递出作品中所蕴藏的深刻构思及内涵。  相似文献   

13.
流行于我国宋元时代的吕洞宾故事经由禅僧传入日本,开始频繁出现在五山禅僧的作品之中,成为接受宋元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吕洞宾故事被军记物语《太平记》大篇幅引用,与日本本土历史故事形成互文性叙述,带有很强的批判性。吕洞宾故事也融入日本近世的浮世绘、读本小说、民间信仰之中,带有女性化、武士化的色彩,在日本本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晓武 《天风》2023,(2):54-56
<正>引言《依傍十架歌》选自《赞美诗(新编)》第214首1。歌词由美国牧师麦克唐纳(William McDonald,1820—1901)于1870年创作,曲调由美国圣诗作曲家费希尔(William G.Fischer,1835—1912)谱写。作品号召信徒要来到十字架前承认自己的罪和有限,从而祈求主完全的救恩,并奉献身心灵永归于主。这首赞美诗被全世界许多教会广泛唱诵2。  相似文献   

15.
<正>张铭,1978年生于河北省迁安市,1992年师从古泥先生学习书法篆刻,2001年毕业于廊坊师范学院艺术系,2002年就职于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2006-2009年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山水方向研究生班学习,导师白云乡先生。2009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高研班。现为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现为河北山水画创作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青年书画家创作中心副主任、尚庄艺术部落秘书长。作品多次入选河北省及全国性大展并有获奖。出版《澄怀味象—张铭画集》、《当代名家国画作品—张铭卷》、《张铭山水精品集》、《张铭写生作品集》等,2010年策划《当代画家艺术跟踪》丛书。举办个展、联展多次。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创作中,莫言一向把自己的目光聚焦于乡土。在他的作品中,以“高密东北乡”为创作背景的小说比比皆是。从1985年发表的《透明的红萝卜》到2009年发表的《蛙》,莫言描写的对象都活跃在高密的乡土世界中。从乡土叙事出发研究莫言的小说创作,主要以魔幻传奇的故事、圆形回环的结构、变换多元的视角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展示莫言小说的魅力,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体会莫言笔下的苦难与温情。  相似文献   

17.
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是15世纪下半叶佛罗伦萨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一些异教题材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备受关注。以《维纳斯的诞生》为例,从其创作背景、风格特点、人文内涵等方面来分析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中的道教修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教参与《西游记》成书过程的可能性《西游记》成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使得其中加入道教的内容具有了可能性。1.《西游记》成书的历程唐太宗贞观三年,三藏西行;十九年东归。三藏写过一本《大唐西域记》,记叙他在西域的见闻。他的弟子慧立、彦胔(cóng)作《大唐慈恩寺三藏  相似文献   

19.
画作《朱迪丝与荷罗孚尼》的题材源自《圣经》中的《朱迪丝记》,这一题材历史上曾多次被男性艺术家作为创作题材。17世纪画家阿特米西亚是佛罗伦萨艺术学院史上第一位女性艺术家。1612年阿特米西亚父亲为挽回女儿名节向法庭起诉塔西对女儿的多次强暴,塔西在法庭上的诬陷使阿特米西亚受到精神的创伤,但也坚定了她的艺术道路。阿特米西亚对《朱迪丝与荷罗孚尼》主题的描绘贯穿了其人生的这段时期,她创作出不同于男性视角下的朱迪丝形象,其作品也在同类题材绘画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0.
论文题目作者期/页·道教研究·敦煌本古灵宝经作者质疑马承玉1—1《道藏》四卷本《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辨误董恩林1—3道教内丹学与中国文化关系析略郭健1—8《黄庭内景经》的脑学说和心脑关系刘永明1—11褚伯玉与《太平经》覃江1—15公安三袁与道教高梓梅1—20道教的“出世”人生理想与“梦幻”故事苟波1—24论“苦—乐”,“丑—美”的道教美感转化论在明清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李珉1—31论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学说李远国2—1元代净明道与朱、陆之学关系略论郭武2—9《录异记》性质探析罗争鸣2—15释《太平经》之“贤柔、贤渘、大渘、大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