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一个牧人     
何介苗 《天风》2007,(22):12-13
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通常,人们愿意称基督徒为"羊",称牧师为"牧人",当然,耶稣就是最大的牧人了,我们称他为"大牧人"。所以,耶稣也自称是牧人,他甚至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相似文献   

2.
略论孙中山的读书生涯沈道初孙中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称他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往人们只知道他是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而对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学者,知之不多。其实,孙中山一生勤奋读书,与革命关系十分密切,也很有启发,理应加以重视和研究。他为何如此博览群...  相似文献   

3.
一、油漆未干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到动物园去游玩。当她看到豹子笼旁挂着“油漆未干”的牌子时,不禁惊奇地叫起来:“噢,我还以为豹子身上的斑点是真的呢!” 二、蝴蝶结七岁的女儿对肚脐很好奇,问妈妈肚脐是作什么用的,妈妈于是把脐带连着胎儿与母亲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了一下,说婴儿离开母亲之后,医生就把脐带剪断并打一个结,成了肚脐。女儿似乎懂了。可又有些遗憾地问道:“医生为什么不打蝴蝶结?”三、我的上帝小彼得自豪地对他的朋友说:“我叔叔是神父,所有的人都称他尊敬的神父。”小保罗说:“我叔叔是主教,谁跟他说话都称他…  相似文献   

4.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毕加索是整个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伦理思想史上留下划时代功绩、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和(?)哲郎(1889—1960),他的学术地位在日本是首屈一指的,日本学者在《近代日本的伦理思想》一书中给他以很高评价,称他为“伟大的文化学家”。可以说,和的伦理思想是对近代日本伦理思想的总结,是东西方伦理思想相融合的产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时代,这正是日本明治维新、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军国主义、和战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历史时期。作为出生在医生之家的和哲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23岁从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  相似文献   

6.
任何对医、化学史、科学史研究的人 ,都不得不关注一位伟大神秘而又传奇的人———帕拉塞尔苏斯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瑞士—德国医生。他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而强烈的影响 ,以致人们对他有多种评价 :从天才人物到江湖骗子 ,从医学中的路德到在科学史发展主流中作为一个古怪而只值得稍为一提的小角色。当然 ,要准确地评价他是非常难的 ,他确实是集巫师、医生、术士、科学家、骗子、疯子、先知等类人物神奇于一身[1] ,并保留于传奇文学圈中。事实上 ,一个完准的帕拉塞尔苏斯像是一个巨大的“合理的怪胎” ,[2 ] 历来是科学史家们热烈…  相似文献   

7.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圣才。人们把他与牛顿和哥伯尼相提并论,一点也不为过。他提出的“相对论”理论,把人们的思想从绝对时空观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大大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看法,引发了世界物理学界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称他是“一个其思想对世界的变化作出了超过任何其他人的贡献的科学先驱者。”爱因斯坦无疑取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然而,人们看到的只是他头顶上方圣洁的科学光环,有谁能知道他在经历了怎样的孤独心灵苦旅之后,才大彻大悟并由此登上事业颠峰的呢?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其中的心灵苦旅是多么艰辛,多么漫长……  相似文献   

8.
首先我要说的是,对梵蒂冈于10月1日举行“封圣”仪式,我感到极大的愤慨。对我国政府的声明和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发表的声明,我完全赞同和支持。 在二千年前,有这么一个渔夫,他的名字叫彼得,他是耶稣12个门徒中的一个。据说他后来到了罗马。罗马教会逐步把他神化起来,一直发展到称他为基督在世的代表,称他为教皇或  相似文献   

9.
在犹太教历史上,大希勒尔(Hillel,公元前?-公元10年)是绝对重要的人物。他的全名是希勒尔·哈·扎肯,但人们通常称他为“大希勒尔”,或尊称他为“贤士希勒尔”。他是大希律王时期犹太教公会的领袖和大拉比(希伯莱音译,意为“师傅”,指受过正规犹太教教育,担任犹太人社团或教会的精神领袖),是犹太教  相似文献   

10.
正1983年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场上,一对特殊组合的参赛选手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关注,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推着轮椅上手舞足蹈的儿子快步奔跑在马拉松运动员行列中。轮椅上残疾的儿子叫里克,出生时由于脐带绕颈引起严重脑损伤。在他8个月大时,医生宣判以后就是半个植物人,没有治疗的意义了。父亲迪克听了医生的话,很难受,却暗暗发誓决不放弃这个孩子。爸爸和妈妈通过观察发现,虽然里克残疾,但是,智商和他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是维也纳犹太籍治疗精神病的医生,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自幼聪明好学,一八七三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学医,曾获医学博士学位。在他学医的时候,正是科学史上发现细菌病源作用的时候,这一发现引起了极大反响,促使人们十分热心于寻找致病因素。当时,人们对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都做了许多研究,但是在精神疾病方面,尽管一个接一个的尸体解剖和活体检验,人们却未能发现组织的变异。弗洛伊德以其敏锐的智慧开始探讨精神疾病的原因,企图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导致他对神经学的极大兴趣。当时,法图医生沙可发现可以通过催眠消除歇斯底里病状,而弗洛伊德的同事布洛伊尔在这个时候发现:在催眠期间若病人记起并说出过去发生的情况,发泄了情绪,症状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12.
北京协和医院,每年12月23日要举办多种活动来纪念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先生,大家称她为——妇女的保护神。 在宗教界,更是有口皆碑,人们赞誉林巧稚姊妹为爱国爱教的典范,荣神益人的楷模! 的确,人们始终在怀念这位卓越的医学家。半个世纪以来,林巧稚的名字家喻户晓,她的事迹有口皆碑。一个医生享有这样的尊崇和殊荣是颇为少见的。诚然,她当之无愧。邮电部发行了林大夫的纪念邮票,人民大会堂里一片庄严热烈;  相似文献   

13.
教堂幽默     
《天风》2020,(9)
正不可过量某镇长为升官而行贿,被免职,一时想不开气成了植物人。医生说:"对他这种病,除了打针吃药,还得进行心理治疗。"他妻子问:"哪该怎么做?"医生说:"你每天定时在他耳边说四个字:‘官复原职。’"他妻子天天照念,结果并无疗效。妻子想,是不是官职太小不能引起他的兴趣?于是改为对他说:"你是县长!"突然,植物人坐了起来,大笑一阵,气绝而亡!医生赶来,批评他的妻子:"不遵医嘱,谁让你擅自加大剂量……"[提示]虽然这是个杜撰的笑话,但现实的教训是:  相似文献   

14.
医疗会话是医生和急者沟通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医学诊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会话分析是以人们日常会话中常见但未被注意的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发现人们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法.运用会话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医患会话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医生对自身角色的领悟实践程度、医患知识运行方式和权利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准阳县城关回族镇,一提起回族社首马运生,人们便滔滔不绝地议论开了。马运生同志是1981年恢复清真寺时经全体穆斯林推荐担任清真寺社首的。几年来,又担任了寺管会委员和县伊协委员。从此,他也为清真寺落实房产政策、盖大殿等所做的奉献是无法计算的。为此,穆斯林们提到他都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好社首”。  相似文献   

16.
李贽,号卓吾,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李蛰的一生,是传奇式的一生,人们对他评论最多的,也是分歧最大的,莫过于他对孔子的态度和他对儒家的态度。有人称他为儒教叛徒,他同时代的人也有人把他视作“异端”,视为“怪人”,他曾因此惨遭迫害,乃至下狱,逼死。在过了几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读李蛰的那些璀璨的著作时,我们从心底里感到了一种严重的不安,感到历史上的李蛰是被极大地误解了,是被极大地扭曲了;深感到他思想中会给后人以极大启示的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是被很不应该地埋没了。一、李蛰对儒学的基本态度与其…  相似文献   

17.
他出生在南非,却是位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当年父辈为躲避日军屠杀,举家远迁南非。受父亲影响,他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医生。23岁时,他获得金山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可是,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南非,他的黄皮肤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医生的。但他凭借在全校189名毕业生中排名第四的优异成绩,如愿以偿进入南非最好的医院——约翰内斯堡综合医院,成为这家医院史上第一位非白人医生。只因为自己的黑头发、黑眼睛,所以在白人统治的医院他备受排挤。不仅薪水仅为白人同事  相似文献   

18.
陈德群 《天风》2007,(6):23-24
著者:路加医生,他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在使徒行传的经文中作者多处自称“我们”。表明自己是保罗旅行布道的一个同伴(16:10-17;20:5-15;21:1-18;27:1-28;28:16)。书名:使徒行传,并不是作者路加自己起名的。他称那第三卷福音书(路加福音)为“前书”(1:1),显然称本书是“后书”或“续书”。书中所载是使徒的言行和使徒建设教会的事工,并且议论与救恩有关的要事。因本书是圣灵与使徒同在同工而有的行传,故亦称本书为“圣灵行传”。另外,也有人称之为“第五福音书”,因为四福音是记载耶稣在世所行之事,后一福音是记载耶稣在天上的继续作为。  相似文献   

19.
记得《读者》杂志曾刊登过一个故事。一个医生为了证明他的理论,取得司法部门的同意,将一个已被判了死刑的罪犯用来做实验,他将死刑犯的眼睛蒙上,然后在该犯的手腕割了一个伤口,并对犯人说他的血脉已被划开一条口子,血正慢慢滴下,过了一段时间,医生对犯人说他的血液已经流出四分之一;又过了一段漫长时间,医生又对犯人说其血液则流出一半;再过了一段很久时间,医生对犯人说血液快流完了。犯人听到这里,大叫一声,就此暴毙。 其实犯人是被自己想象力吓死的。因为医生根本没有割开他的血脉,只是在他手上的皮肤上划了一条小小的伤口;而犯人所听到血液流出的声音实际上是水龙头滴水声。这“血液流尽”  相似文献   

20.
陈德群 《天风》2007,(8):8-10
我们现在信服基督,相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这是神的大能。一方面显明他是神的儿子,另一方面,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因着神的恩典,借着在基督耶稣里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他的复活乃是证明他为我们的死已经满足了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