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象数思维     
<正> 象数思维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思维模式。几千年来,它潜移默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各个方面,沉积为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点。象数思维包括八卦思维、象数思维、太极思维三种类型。一、八卦思维八卦思维是象数思维模式的基本形态,它见之于中国古典《易经》。它是在占卜、巫术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观思维。八卦思维对于我国民族思维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八卦思维是古代巫术宗教思维的高级形态。在古代,世界各国都发展出了一套巫术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继“青海高原9岁与11岁多民族儿童记忆比较研究”[1]之后,对9—15岁汉、藏、撒拉、土、回、蒙六个民族儿童的发展思维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一、比较分析9—15岁各民族儿童发散思维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及年龄特点;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各民族儿童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无差异;三、比较分析同一地区汉族儿童与少数民族儿童之间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无差异.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试图揭示不同文化背景,特别是不同教育条件对各民族儿童发散思维发展的不同影响,从而为改善民族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精神内在于民族意识 ,是民族先进的、优秀的思想文化、民族性格、民族传统和价值观念 ,是民族意识的精华。民族价值观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向导和动力。民族精神实质上是一个民族渗透在其民族思想观念、文化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心理结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之中的优秀的共同的价值观 ,民族的优秀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重视发挥民族的优秀价值观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话故事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艺术宝库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对研究各民族的艺术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神话传说也是文化产生的原始形态,神话研究对文化研究和艺术研究具有奠基性的意义。把中希神话中女娲和赫拉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神话往往重视人的社会责任,注重整体利益,追求"和谐";而希腊神话更重视个人利益和个性,追求"反抗"。这揭示了中希民族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价值观、美学追求和思维方式等。  相似文献   

5.
在谈到“神灵观”的时候,必须注意这样一个现象,即事实与尺度的差距。所谓事实,指客观存在的世界各民族实有的各种神灵模式;所谓尺度,指研究者在研究神灵观时所采用的主观标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发展的路线不同,各民族的神灵模式实际有很大的差异。但对神灵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是近代宗教学产生以后的事。而近代宗教学又是由西方学者站在基督教文化的背景上建立起来的。用基督教文化系统中的神灵观标准来衡量世界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歧杂多样的神灵模式,自然不可能完全契合。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之后 ,西方文化以席卷一切之势同化着一切地域文化。如今人们正兴奋地谈论着的全球化趋势正是以西方文化为底色的。但西方人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指导下的对自然的宰制 ,已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被破坏。僵硬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过分刺激了人类扩张性、侵略性、宰制性的主体性 ,这不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你争我夺和互相敌视 ,而且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峙。唯扼制住这种倾向 ,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才较易于化干戈为玉帛 ;也唯有如此 ,才较易于谋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那么 ,如何抑制人的扩张性…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西藏自治区的基础教育历经 5 0年的发展 ,对提高藏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智能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在校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为依据。对西藏自治区的教育发展而言 ,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藏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别于内地其它地区 ,藏族中学生思维发展不仅受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制约 ,而且还受藏族中学生双语认知能力分化和整合的制约。为了促进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需要了解藏族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等问题。对藏族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研究 ,在理论上…  相似文献   

8.
稚拙、抽象的装饰性风格几乎是世界各民族原始艺术的共同特征。这种装饰性特征体观了原始氏族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它的形成与发展同原始氏族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宗教意识、思维方式、智力发展水平、审美意识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原始艺术的装饰性概念、象征的含义、程式化格局、知觉图式角度论述了宗教意识、思维方式对原始艺术的装饰性风格的形成的影响,试图为现代民族装饰艺术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哲学的中庸求和思维模式高晨阳中庸作为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反映的是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不仅是属于儒家的,而且也是属于我们民族的。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流播,中庸观念对中国国民的心灵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构成了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思维...  相似文献   

10.
传承与融通--《老子》与《周易》中民族精神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与<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部经典,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智慧结晶.其中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性格与情操,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思维特质.<老子>上承<易经>之风,下启<易传>之理,以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构建了与其"道"哲学相符合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易传>中得到传承与融通,两者互补互进,共同缔造了中国民族精神的灵魂,推动着中国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和积淀.这些民族精神则表现为"刚柔同构"的进取精神、"宽厚相得"的道德情怀、"中和为用"的和谐观念以及"重生利物并重"的人文理想,其中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贯穿始终,突出了中国民族精神最一般的特质与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1.
大力促进各民族文化事业,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各民族的繁荣发展。我国各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这些文化经历了不同的积淀过程,是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和结晶。这就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力量所在,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基本依托。每个民族的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少数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思维是人们进行创造性学习、工作的心理基础,更是创造发明家的心理基础。为了我国四化大业的实现,民族的振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作为一项教育任务去完成,各科教学应根据各门学科的内容与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了以下尝试: 一、在直接命题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张宁 《学海》2008,(1):205-208
各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的独特性,产生了语言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即一种事物在另一种文化里不存在,或者一种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及概念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相应的词来表达.这种不同民族文化间普遍存在着的语言空缺现象,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14.
“和实生物”与中国文化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文化基因看文化继承为了说明中国文化的现代和未来价值,我以为应首先廓清有关文化继承的理论问题。文化继承本是文化发展规律的一个方面。那种把文化全部看成是意识形态而简单化对待的作法,是与实际不符的。用文化基因这一概念来解说文化继承,将为我们拓开一片新的视野。(一)各民族经过历史证明有效的思维方式,应当发掘、继承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令其光大,以求为本民族和人类发挥更大的作用。高层次的思维方式代表一种思维原则、取向、形式。思维方式作为文化基因的主要部分,是有巨大生命力的。按照一定思维方式所获得的具体的思…  相似文献   

15.
从解脱的定义看佛教义理中的意会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思维方法,通过各种综合性因素的作用,逐渐演变为以西方科学性思维模式和以东方意会性思维模式为特点的两大文化主流。在不同文化的国度里,科学性和意会性构成了两条平行的发展线路,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思维优势和现实的实  相似文献   

16.
李音祚 《法音》2004,(6):37-39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思维方法,通过各种综合性因素的作用,逐渐演变为以西方科学性思维模式和以东方意会性思维模式为特点的两大文化主流。在不同文化的国度里,科学性和意会性构成了两条平行的发展线路,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思维优势和现实的实用性功能。  相似文献   

17.
见鬼现象是在幻觉和心理暗示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心理现象,与见鬼现象相伴随的强烈恐惧感反映了人类害怕黑暗、独处、死亡和未知的心理。鬼魂观念是灵魂观念的一个维度,有其原始宗教心理的根源,也是人类认知模式的一种产物。鬼魂观念经过文化的诠释,使得各民族形成各具特色的鬼文化,并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对当代人类思维产生了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8.
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学是指研究在自然、社会、人际、人自身心灵及不同文明中存有的和合存有,并以和合义理为依归,以及既涵摄又度越冲突、融合的学说。和合学理论思维体系是纵横得新意式的自己讲、讲自己。其理论思维具体体现在思维逻辑自身所具有往圣的承择性、时代的融突性、思维的包容性、逻辑的结构性、和合的天下性中。和合学理论思维的内在逻辑进路是:源自中华文化往圣的核心话题的理念是和合学理论思维的源头活水;任何民族的理论思维都是在融突和合中寻找自身的时代价值和生命力,是时代融突性的使命;世界各民族在开放包容的实践中创造各自文明,是思维包容性的体现;各民族理论思维都是逻辑结构性的开显;各民族的价值理想世界,即是和合天下世界。和合生生道体的理论思维形态的智能价值体现为传统与现代、形上与形下、本无与崇有、负阴与抱阳、明体与达用、认识与实行、能知与所知、天理与人欲、中国与世界的和合。这种和合并非是西方追求存在就是"一"为宗旨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蕴涵致广大、尽精微的多元形相与无形相的和合体。  相似文献   

19.
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学是指研究在自然、社会、人际、人自身心灵及不同文明中存有的和合存有,并以和合义理为依归,以及既涵摄又度越冲突、融合的学说。和合学理论思维体系是纵横得新意式的自己讲、讲自己。其理论思维具体体现在思维逻辑自身所具有往圣的承择性、时代的融突性、思维的包容性、逻辑的结构性、和合的天下性中。和合学理论思维的内在逻辑进路是:源自中华文化往圣的核心话题的理念是和合学理论思维的源头活水;任何民族的理论思维都是在融突和合中寻找自身的时代价值和生命力,是时代融突性的使命;世界各民族在开放包容的实践中创造各自文明,是思维包容性的体现;各民族理论思维都是逻辑结构性的开显;各民族的价值理想世界,即是和合天下世界。和合生生道体的理论思维形态的智能价值体现为传统与现代、形上与形下、本无与崇有、负阴与抱阳、明体与达用、认识与实行、能知与所知、天理与人欲、中国与世界的和合。这种和合并非是西方追求存在就是"一"为宗旨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蕴涵致广大、尽精微的多元形相与无形相的和合体。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低年级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日常生活承诺问题的两难故事对小学低年级儿童作个别随访,探查了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发展。结果表明,儿童有关社会-道德思维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模式,各发展水平既是连续的,也各有质的特点,从而形成层次等级结构系统。与国外同类研究的发现不同,我国儿童在较低发展水平上已显示出对他人利益的关心和责任感。本研究还对发展中的个别差异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