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渊明情感和诗歌中的佛教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对后来历代的诗人都有影响,这与陶渊明对于自然的默契,以及在诗歌中处处流露出的禅机,和有时达到的很高的禅境,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曹辛之是"九叶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其早期诗歌深受闻一多浪漫主义诗风的影响,后期诗歌则偏向于现实主义风格,即以政治抒情为主,理想主义为辅,且略带讽刺意味。曹辛之在诗歌中鲜明地体现出了自身经历和自我心灵,使其诗歌艺术具有特殊的气质。  相似文献   

3.
诗歌语言在诗歌研究中不受重视,诗歌语言的教学在中小学中同样也受到忽视。《声声慢》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经典作品,综述很多中学老师的教学内容,发现其所教的内容脱离诗歌语言的灵魂,按照诗歌教学老套路从外圈围绕相关主题背景和意义教学,而并没有从语言分析角度来进行赏析,真正走进这首诗歌本身的深处。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波斯古典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揭示出波斯古典诗歌以宗教信仰为主旨的根本特征。而中国古典诗歌的蕴藉则更多地折射出诗人对自身命运和情感的关注,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5.
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史学家。他长期隐居洛阳,创立先天易学,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深远,对其研究的论著层出不穷。尤其是近20年来,学术界将邵雍研究推向高潮,研究范围涉及到邵雍的生平与交游、邵雍的诗歌、邵雍的哲学思想、文学思想、美学思想、教育思想以及邵雍的著作等诸多方面。今年是邵雍诞辰1000周年,为了促使其研究更加深入,对有关邵雍研究的论著搜集梳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道教诗歌具有重要的道教史料价值。其史料范围极为广泛 ,有些真实度非常高 ,价值非常大。特别是道教诗歌有关道士生平的资料 ,有关道士思想和感情的材料 ,有关道教修炼的材料 ,更值得重视。道教诗歌有些材料具有唯一性 ,尤为珍贵。在搜集和利用道教教诗歌材料时 ,应加强对作者和有关诗的背景材料的了解 ,要善于准确把握诗的意蕴 ,钩微抉隐 ,善于将道教诗歌资料与其他资料共同使用 ,使其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诗歌在当代欧美文学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当属美国诗歌。本文首先阐述了学术界对后现代诗歌的界定及其特征,然后着重以美国后现代诗歌主要流派代表作家作品为例探讨那些看似E1常化、无理性,即兴甚至混乱不堪等特征的诗歌中常常蕴舍了诗人们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深刻看法,具有浓厚的生活哲理。  相似文献   

8.
寒山和庞居士是唐代著名白话诗人,他们尽管是隐士、居士,却都有着强烈的宗教精神——济世情怀。他们的诗歌对当时和后来的民间风俗、信仰以及民众心理意识有深刻的影响,这是其他文人诗歌和僧诗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对他们诗歌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民众文化心理,了解中国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在欣赏英文诗歌时,不仅要欣赏其优美的意境和强烈的感情,更要通过分析诗歌的体裁,语音特点及诗的格律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要考虑音位及格律的选择及其与诗歌思想内容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0.
贾静 《中国道教》2011,(4):20-22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渊源颇深。尤其是道教繁荣发展的唐代,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甚至僧人也多受道教思想影响,而唐代也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歌发展的光辉时期。所以,道教、茶、诗歌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唐代诗人、茶人群体身上有诸多表现,比如李白、温庭筠、李商隐、皎然、卢仝等人。作为唐代著名诗僧、茶僧的皎然,虽属禅门中人,也深受道教思想文化的熏染和浸润,在其表达茶文化思想的主要方式——茶诗中体现了丰  相似文献   

11.
杨唯希 《四川心理科学》2014,(6):118-118,101
李白的诗歌是对其豪迈不拘之人生的真实写照,处处透露着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只有读懂李白的诗歌,才能真正了解其诗歌中的人生智慧。本文从李白的诗歌入手,着重分析了他在“疯”、“癫”、“狂”、“痴”中透露出的洒脱与飘逸以及在“愁”、“乐”、“苦”、“笑”中表现出的豪放与豁达,充分展现了其借诗歌所表达出的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与豪放洒脱的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以凝炼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想象,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流芳百世的艺术珍品。诗歌语言凝炼,内容浓缩集中,是最为精练的文学品种。  相似文献   

13.
作为浪漫派诗人的马克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卡尔·马克思是一位诗人?一位浪漫派诗人?这是确实是个矛盾!诗歌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有何干系?我愿斗胆作答:有很大关系!的确,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本质上是变形的诗歌,其无产阶级的“发现”,即科学社会主义庞大体系的关键要素,是受到马克思早期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辑。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诗歌305篇。春秋后期至战国末期前,则没有如此成型的诗歌集。但这并不是说,社会生活中没有诗歌,特别是战国末期,我们从《史记》及有关史籍的零星记载中知道,诗歌不仅存在,而且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特别是人们的政治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成为社会生活的一大色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诗歌与绘画关系密切,在唐代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从诗与画的理论方面,还是从色彩运用、意境创造,依诗作画与赏画赋诗方面,都表现出诗歌与绘画创作的互相渗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艺术的美学原则,诗人画家都以此为最高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目的,因而它已成为诗画创作的形式和标准。  相似文献   

16.
吴梅村是明末清初极为重要的诗人,被推为“江左三大家”之一。放眼整个明清诗坛,他的作品不但具有代表性,对于后世诗坛发展更是影响深远,同时其个人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背景也颇曲折。透视他诗歌风格形成过程中心态的变化,可以窥见文人心态对于诗歌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明尧 《法音》2002,(2):28-30
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由中华书局2001年6月出版,是禅宗思想、哲学、诗歌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20世纪的禅宗研究,涌现了很多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可谓波澜壮阔、如火如荼。但是,这些研究工作还存在着较少涉及的地带,比如对大乘佛教经典与禅宗思想关系的研究、禅宗哲学象征的研究、禅宗诗歌的研究,都还远远不够。“禅学三书”就是在这些方面所作的尝试。吴言生博士的禅宗研究系列之所以由三书构成,是因为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首先,禅宗思想…  相似文献   

18.
诗歌产生之初,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最早的诗歌是为音乐和舞蹈服务的,因此它的音乐美特征十分显著。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诗歌逐步从音乐中分离出来,诗歌的音乐美特征也开始逐渐丧失:诗歌脱离音乐而独立,独立的诗歌要具备审美价值,仍需音乐为其服务;从齐、梁时期的"声律说"到唐代律诗,诗歌虽然保持着音乐美特征,但是音乐的作用始终是处于边缘地带;而随着宋诗的发展,诗歌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凸显,使得诗歌音乐美特征进一步丧失。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的禅宗,在神秀与慧能分别呈出"悟道偈"之时,也揭开了以诗说禅的帷幕,其后禅师们创作了大量的禅门偈颂,以呈现悟境。尤其在石头、马祖以后,随着禅门中独特的教学制度的形成,在师徒问答、上堂示法以及说公案、斗机锋等场合,也更多地利用了诗偈。这些禅门偈颂的语言形式几乎与古典诗歌一样,对诗歌的内容与技巧都有一定的影响。宋代又是文字禅流  相似文献   

20.
许芳红 《学海》2011,(1):198-204
本文在词学视野下研究陆游诗歌,概括出陆游诗与词存在的三种关系:一是诗境类词境,二是诗句与词句多有如出一辙者,三是翻词意入诗。从中窥探出陆游诗歌中存在的词之信息,并在有关陆游诗歌的评论中,发现陆游诗以晚唐诗为中介而具有的词体因素。同时,本文认为陆游诗所具有的词体特征,也与秦观的影响及陆游本人的情感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