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作家、艺术家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从而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和伟大时代。这一讲话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殷切期  相似文献   

2.
贾玉民 《美与时代》2006,12(11):15-19
今年10月17日,是伟大的“人民作家”巴金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他被授予这个光荣的称号,正是对他一生与人民大众心心相连,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奋斗的褒奖。他有强烈的正义感,不能坐视大众的痛苦而无动于衷;他用笔作武器为“现代奴隶”喊冤;他由衷地歌颂人民大众的美德,鼓舞他们为自由、解放、幸福而斗争。他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和创作原创,永远是一切正义、进步作家的榜样。  相似文献   

3.
人民性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品格。毛泽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伦理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求共产党人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最密切的联系,把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评价共产党人言行的最高伦理标准;毛泽东主张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伦理,人民是政治权力的主体,人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共产党人应当自觉履行向人民负责的道德担当;毛泽东胸怀为人民谋幸福的道德理想,指出共产党人的革命目标就是为了消除人与人的不平等,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毛泽东的人民伦理得到了充分的传承与发展,邓小平坚持人民的伦理主体地位,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了人民伦理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党的全部奋斗之中,解决人民居住问题并发展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居住伦理思想就是其重要表征之一。这一居住伦理思想的探索与解决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内含居住需要伦理、居住空间伦理、居住人际伦理和居住价值伦理;并凝结成中国共产党的民生伦理、政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等理论成果,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心系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崇高党性和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所谓以人为本 ,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学内涵 ,一是强调以人为本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需要 ,同时更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本源、主体与核心 ,使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发展、参与发展 ;二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处理好生态环境中的利益问题 ,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是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应当协调一致 ,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与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民主模式下以公民为中心的道德逻辑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道德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不是简单与以公民为中心相对立,而是对它的扬弃、包容与超越。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对道德逻辑演进规律的理论自觉,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主体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的道德理由;"人民的统治",即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运行的道德尺度;追求"人类解放",即实现人民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追求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联斌(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在来稿《军营道德研究论纲》一文中提出军营道德建设的内容为:①一个核心、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忠于人民;②八大群体道德规范:军事集体主义、军事民主主  相似文献   

8.
共享伦理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三个:一是人民利益至上,这是共享伦理最为根本的要求;二是尊重人民的主体性;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志愿服务领域,人民利益至上的伦理要求主要体现为社会公益至上;尊重人民主体性的伦理要求主要体现在尊重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自觉自愿性、维护志愿服务对象的尊严这两个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慈善救助和伦理关怀上。  相似文献   

9.
易小明 《学海》2002,23(1):168-172
发展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规范市场 ,而商品作为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 ,它所具有的利己与利他的伦理二重性也必须在规范市场中得以实现 ;现实内涵发展着的为人民服务 ,既是干部为人民和人民为人民的双主体服务 ,也是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服务 ,这种双向服务也只能在规范市场中展开、完成。所以 ,规范市场是以达到利己与利他相统一为目的的道德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雷锋同志最感人的地方,是他时时处处助人为乐,服务人民;他最精彩的一句名言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而这一切,无不体现出人类最高尚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通过丝绸之路借用纺织术语詹姆斯·汉密尔顿著冯晔译两千多年以前开始运转的“丝绸之路”,确实是许多世纪里东方各国人民和西方各国人民之间、甚至在更大范围内的东方或西方各国人民和“丝绸之路”沿线中亚各国人民之间进行文化和语言交流的重要通道。这一点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会议讨论了毛泽东领导哲学。多数与会者认为,领导哲学是对领导工作的普遍规律和方法的总结和概括,它属于应用哲学或部门哲学的范畴。有人认为,毛泽东领导哲学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其二是应用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它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群众;核心内容是为人民服务;根本方法是怎样为人民服务;基本范畴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帮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1992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广州佳丽日用化妆品厂联合举办了《佳丽杯·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赛题涉及北京猿人、孔子、孙子、秦始皇、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等等。从五月公布赛  相似文献   

14.
青年毛泽东受时代思潮影响,接受了国民性改造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帮助毛泽东完成了对国民性话语的扬弃,创立了以阶级分析为基础、人民性为核心、合法性建构为目的、纳入和包容为基点的独具特色的人民话语。人民话语对国民性话语的扬弃,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任务和国民性话语本身的局限使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则为超越国民性话语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条件。人民话语与国民性话语之间是扬弃、超越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和否定。  相似文献   

15.
为雷锋精神寻找新的时代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雷锋精神寻找新的时代定位肖平雷锋精神究竟是什么?三十多年来,我们社会所倡导的雷锋精神大致可归为几点:爱祖国,爱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忠于革命,忠于党,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螺丝钉精神;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坚持树牢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评判标准不动摇。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鲜明特质、深邃内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7.
张君劢以中国传统家国天下及注重人格尊严等思想为其思想"前见",在理论上选择性地吸收了洛克、卢梭、康德等思想家的人民主权、天赋人权及自由意志等思想,从批判专制政治开始对民主政治进行反向的证成;对人民主权——最高政治权力应来源于人民的同意与授权和宪政自由——政治权力行使应该受到宪法的制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进行了基于权利论与功利论的双重路径的论证。  相似文献   

18.
友好往來     
埃及·开罗亚非团結大会: 我們代表全中国一千万穆斯林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賀,并预祝大会成功。这次标志着亚非人民进一步觉醒和团結的亚非团結大会的召开,必将有利于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爭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爭,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中国穆斯林和全中国人民一起,坚决支持亚非各国人民的大团結,坚决支持一切为爭取独立和自由而进行英勇斗爭的国家和人民,坚决支持一切为維护自己国家独立主权而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行动。我們相信,在安拉的襄助下,亚非人民的正义斗爭,必能得到胜利。中国伊斯兰教协会1957年12月25日  相似文献   

19.
黄祖洽院士是我国研制原子弹、氢弹的第一代科学工作者,是一个从事了50年科学研究和20多年教育工作的理论物理和核物理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关心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2006年7月12日上午,本刊记者就胡锦涛主席提倡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采访了黄院士,黄院士在繁忙的工作中接待了记者采访,谈了他对“八荣…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5,(9)
<正>本刊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除了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于9月4日在北京龙泉寺联合举办"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外,全国各地佛教界纷纷举办超荐祈福法会、研讨会、讲座、展览、文艺表演等纪念活动,缅怀抗日英烈,超度受难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