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曲成万物而不遗”——先秦儒家、道家哲学的原初“物”论论域
引用本文:云龙.“曲成万物而不遗”——先秦儒家、道家哲学的原初“物”论论域[J].哲学动态,2023(8):60-70.
作者姓名:云龙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现象学视域中的阳明心学研究”(编号19CZX0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先秦儒家、道家哲学依“存在实现论”的个性特质,孕育出一种不同于西方哲学知识论意义上的原初“物”论论域。此论域可用《周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一语来标示。它揭示出万物的成就与实现方式乃是在天人相通、互为中介的关联中达成的。此一原初“物”论论域规定了,“物”在本原上并不是外于人的现成对象,而是经由人之修为工夫所转出的整体性的境域显象。儒家、道家哲学中的为学工夫论与境界论由此被收摄其中。在修为工夫方面,儒家、道家两家工夫的具体进路虽有所不同,但最终都落实为“复”“反”“归”“止”的“曲成”工夫。循此修为工夫,“曲成万物”最终指向一个“人”“物”各成其所是而又“独”立超越的“道”境:一方面它是“人”之“道”,是经由“人”“物”相接的修为工夫所转出的人格气象境界;另一方面它又是“物”之“道”,是“物”自身的本真成就与开显。先秦儒家、道家哲学“合外内”“一天人”的精神特质在此独立超越的道境中得以实现。

关 键 词:曲成万物  “物”论  “复”“反”工夫  终极境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