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电视暴力对不同外倾性气质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差异化影响——“一般攻击模型”与“催化剂模型”的理论之争
引用本文:李倩倩,姚力宁,梁金军,邢淑芬.电视暴力对不同外倾性气质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差异化影响——“一般攻击模型”与“催化剂模型”的理论之争[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36(5):545-554.
作者姓名:李倩倩  姚力宁  梁金军  邢淑芬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7BSH144):中国扩展家庭和核心家庭与儿童执行功能与问题行为的发展研究。
摘    要:选取154名3~5岁学前儿童(M=4.11,SD=0.31),采用母亲报告法收集儿童最近3个月最常观看的电视节目、外倾性气质、问题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对19部儿童最常观看的动画片的暴力性进行编码,考察电视暴力频率和暴力残酷性和儿童外倾性对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结果:(1)在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时,电视暴力频率与儿童外倾性的交互作用显著,与低外倾性儿童相比,高外倾性儿童观看较多的电视暴力内容会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观看较少电视暴力内容也会表现出更少的问题行为,支持差别易感性模型;(2)在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时,电视暴力频率和暴力残酷性的主效应及其与儿童外倾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外倾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外倾性儿童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

关 键 词:电视暴力  外倾性  问题行为  亲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