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哀公问孔”的背景及思想史内涵——以《论语》为讨论的中心
引用本文:杨蓉.“哀公问孔”的背景及思想史内涵——以《论语》为讨论的中心[J].现代哲学,2011(4):92-99.
作者姓名:杨蓉
作者单位: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
摘    要:文章以《论语》中"哀公问孔"的记载为中心,展开相关思想史线索的论述。首先以《论语》《左传》等文献为依据,复原鲁哀公的基本形象及其与孔子交往的关系,为理解哀公的问题提供相关的背景分析。然后分别展开对"问何为则民服"与"问弟子孰为好学"两个问题的意义及其诠释史的论述:前者侧重于孔子回答所包含的德治理想,以及考察从韩非、朱熹到康有为的不同立场的思想评论;后者则展示相关经典诠释中所呈现的汉、宋两种不同的风格,指出宋学把焦点从哀公转向颜回,同心性之学的兴趣相关联。

关 键 词:《论语》  鲁哀公  孔子  哀公问孔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