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未感染者与感染者双重视角的艾滋病污名
作者姓名:段文杰  李玉梅  何啊龙  吴桐
作者单位:1.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海 200030;2.香港城市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系, 香港 999077;3.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深圳 518116
基金项目: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岗位科研经费“优势为本干预在多群体中的应用”。
摘    要:艾滋病污名由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两部分构成。前者指公众所持有的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感染者的偏见、刻板印象和歧视; 后者指艾滋病感染者感知到的来自公众的偏见、刻板印象和歧视, 并由此产生的负面自我认知。测量主要从未感染者和感染者两个层面展开。艾滋病的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广泛存在于个人、家庭、医疗、媒体等诸多领域, 阻碍艾滋病的有效防治并损害社会平等。减少艾滋病污名的干预既需要消除公众的偏见、刻板印象和歧视, 改善社会环境; 也需要感染者自我的心理健康和治疗意愿, 提升生活质量。未来应该从未感染者和感染者的双重视角出发, 对其相互作用机制、测量工具、干预措施及连带污名等进行深入研究。

关 键 词:艾滋病  公众污名  自我污名  双重视角  干预策略  
收稿时间:2020-08-26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