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全部学科
医药、卫生
生物科学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农业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历史、地理
语言、文字
文学
艺术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马列毛邓
全部专业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作者中文名
作者英文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基金中文名
基金英文名
杂志中文名
杂志英文名
栏目中文名
栏目英文名
DOI
责任编辑
分类号
杂志ISSN号
精神的结构:阴阳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作者姓名:
杨仁兵
郭本禹
陈劲骁
作者单位:
1. 南京师范大学;2.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摘 要:
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弗洛伊德在后期对人格结构进行了调整,提出了精神的动力结构,但他在其精神结构中过分强调个体的生物性本能,忽略了矛盾既相互对立又相成相济。事实上,处于“自然-道德”中间状态的人的精神结构,可以用中国哲学中的“阴阳”来理解,即在结构上注重阴阳的对立与平等,在发展上强调阴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阴阳太极图与弗洛伊德后期的人格理论的中西互补,能够加深对徘徊在自然-道德之间的人的认识,从而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思想之于现代和当代精神结构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关 键 词:
阴阳
精神分析
自我
人格结构
收稿时间:
2019-07-04
修稿时间:
2020-02-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