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与小学4~6年级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谢其利 郑惠珍 江光荣 任志洪 樊燕飞 刘加怀 张文 |
| |
作者单位: | 1.贵州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贵阳 550018;2.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3.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 武汉 430071;4.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武汉 430030 |
| |
基金项目: | 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GZJG2021013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投标项目(16ZDA232);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19JA095) |
| |
摘 要: | 为探讨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1个学年中, 采用问卷法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3次追踪测量。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 T1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提升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 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 (2)学生外化问题行为驱动消极的相互作用过程, T1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增加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 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师生关系和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研究结果支持动态相互作用模型, 提示班主任在警醒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负面驱动作用的同时, 可有意识地利用协商管理行为的积极驱动作用干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
|
关 键 词: | 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 学生外化问题行为 师生关系 相互作用关系 交叉滞后研究 |
收稿时间: | 2020-11-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