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维吾尔族与汉族的大学生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反应抑制效应
作者姓名:杨群  张积家  范丛慧
作者单位:1.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北京 100083;2.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桂林 541001;3.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少数民族学生双语学习认知规律研究”(2017-GMA-004);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律研究”(2020-GMC-50);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维吾尔族、汉族大学生汉语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抑制机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YJ190001)
摘    要:词汇歧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在汉语中, 歧义词的种类繁多, 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两个实验, 考察在不同加工时间条件下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大学生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抑制效应。结果发现,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均出现了语境促进效应, 但在短时加工条件下, 汉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显著大于维吾尔族大学生, 在长时加工条件下,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并无显著差异。在短时加工条件下, 仅汉族大学生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 在长时加工条件下,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均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整个研究表明, 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 随着加工时间增加,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和对无关信息的抑制均可以达到与汉族大学生相近的水平。

关 键 词:维吾尔族  歧义词消解  语境促进  反应抑制  
收稿时间:2020-06-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