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侧前额叶在内隐认知重评中的因果作用 |
| |
作者姓名: | 高可翔 张岳瑶 李思瑾 袁加锦 李红 张丹丹 |
| |
作者单位: | 1.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 成都 610066;2.深圳大学心理学院/磁共振成像中心, 深圳 518060;3.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 深圳 51805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271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09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20103009);广东省“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2018B030335001);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ZD153);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2023SHIBS0003) |
| |
摘 要: | 情绪调节对维持个体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生活十分重要, 然而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外显情绪调节, 目前我们对内隐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为揭示内隐情绪调节的核心脑区, 本研究使用句子整理任务启动内隐认知重评, 并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激活内侧前额叶特别是腹内侧前额叶(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 考察该脑区在内隐情绪调节中的因果作用。结果表明, vmPFC被激活的被试组(实验组, n = 40)在内隐认知重评启动条件下比tDCS伪刺激组(对照组, n = 40), 在观看负性图片时报告了更少的负性情绪, 同时负性图片诱发的晚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 LPP)波幅更低(LPP是情绪体验强度的客观指标)。同时, 实验组比对照组在观看负性图片时表现出更低的枕区P1波幅(P1为早期视觉注意程度的客观指标)。以上结果说明, 激活以vmPFC为代表的内侧前额叶不但能增强内隐情绪调节的效果, 还能减少被试对负性刺激的早期注意分配。本研究是采用tDCS技术考察启动引起的内隐情绪调节的首次尝试, 研究结果不但表明了以vmPFC为代表的内侧前额叶在内隐认知重评中的关键作用, 还为临床应用研究指出了增强内隐情绪调节能力的神经调控潜在靶点。
|
关 键 词: | 腹内侧前额叶 内隐情绪调节 经颅直流电刺激 启动 认知重评 |
收稿时间: | 2022-05-16 |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