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文惯用语的加工:结构和熟悉性的作用
作者姓名:符颖鹿子佳  张慢慢臧传丽 白学军
作者单位:1. 天津师范大学;2.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3.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0920,81471629,31571122);;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19YJSB131)的资助;
摘    要:为探讨结构和熟悉性在惯用语加工中的作用,本研究操纵惯用语的结构(偏正、动宾)和熟悉性(高、低),采用Eyelink 1000 plus记录104名大学生阅读包含惯用语的句子时的眼睛注视过程。结果发现:高熟悉惯用语的第一遍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均短于低熟悉惯用语;只有加工低熟悉惯用语时,偏正结构惯用语的总注视时间短于动宾结构惯用语。结果说明,结构只影响低熟悉惯用语的晚期加工,偏正结构比动宾结构惯用语语义整合更容易;熟悉性影响惯用语整个加工过程,高熟悉比低熟悉惯用语加工更快。实验结果支持惯用语的混合模型。

关 键 词:惯用语  结构  熟悉性  多成分单元假说  中文阅读
收稿时间:2021-07-20
修稿时间:2022-09-19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