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心理阻抗”真的可以提升生育意愿吗?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
作者姓名:常保瑞肖茜丹  方建东
作者单位:1.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系;2. 广西师范大学;
摘    要:“恐生”这一话题受到广大网民的热议,针对该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政策,但我国的生育率依然持续下降,甚至面临“低生育率陷阱”的生育危机。为什么在国家出台“全面二胎”的鼓励生育政策之后,国民生育意愿却下降?本研究考察了生育年龄限制感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的边界条件。研究1通过两个子研究考察了生育年龄限制感与生育意愿的关系,其中研究1a对400名在职育龄个体进行问卷调查;研究1b对500名二孩育龄人群进行线上实验,启动被试二孩最佳生育年龄为40岁;研究2以100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实验操纵生育年龄限制感:最佳生育年龄为26岁(VS.对照组),并进一步探讨社会经济地位在生育年龄限制感与生育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被试的实际年龄越接近自己认为的最佳生育年龄,其生育意愿越强烈;社会经济地位在生育年龄限制感和生育意愿间的调节作用显著。该研究丰富了心理学视角下生育意愿的文献,为提升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提高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走出“低生育率陷阱”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关 键 词:生育意愿  生育年龄限制感  社会经济地位  
收稿时间:2020-09-04
修稿时间:2021-06-22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