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
作者姓名:赵景欣  刘霞  张文新
作者单位:1.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250014
2.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11WH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1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自设项目资助。
摘    要:以424名农村儿童为被试,基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比较,在同伴关系的背景下探讨了亲子亲合与个体逆境信念对儿童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拒绝能显著增加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同伴接纳则显著降低儿童的学业违纪与孤独感,亲子亲合、积极的逆境信念能够显著降低儿童的孤独感;(2)亲子亲合对同伴拒绝与儿童攻击、学业违纪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双亲外出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群体中存在差异:高亲合条件下,同伴拒绝与非留守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但是在双亲外出儿童中,这些关联不再显著;(3)亲子亲合能够调节同伴接纳与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在低亲合条件下,同伴接纳能够显著降低儿童的孤独感,但是二者在高亲合条件下不再存在关联。结果提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紧密情感联结对于促进其心理适应具有保护作用,同伴接纳对儿童的亲情缺失具有补偿作用。

关 键 词:农村留守儿童  同伴  亲子亲合  逆境信念  心理适应
收稿时间:2012-10-12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