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的两类取向 |
| |
作者姓名: | 王申连 郭本禹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210097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ZZ12_0354)及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2012BS0007)资助。 |
| |
摘 要: | 随着行为主义衰落和生物学技术发展,长期遭受“冷遇”的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近些年成为颇受关注的领域,并由数量遗传学取向发展到分子遗传学取向.数量遗传学取向主张运用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等设计来估计群体中遗传因素对人格表现型方差的贡献率,在人格特质、人格障碍、态度与偏好等人格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分子遗传学取向主张在DNA水平上用基因测定方法研究特定基因对人格表现型的影响效应,着重从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三种神经递质路径考察了基因与人格的关系.未来研究要强调在数量遗传设计中加入对特定基因型的直接测量,注重多学科和多范式的有效整合,扩大对健康人群积极人格品质的研究,加强基因对人格的深层作用机制研究和分子医学层面的人格干预研究.
|
关 键 词: | 行为遗传学 数量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基因 人格 |
收稿时间: | 2012-11-07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