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传统道德观的认知失误看“为个体道德”生成的艰难性
引用本文:易小明.从传统道德观的认知失误看“为个体道德”生成的艰难性[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姓名:易小明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
摘    要:道德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为人性”是道德的本质属性。由于人有类、群体、个体三种存在样态,故道德也就应当有“为类的道德”、“为群体的道德”和“为个体的道德”三种类型。但在传统道德观看来,一种行为要具有道德性,就必须是为了类特别是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为了个体的利益则是不具有道德性的。在市场经济和人的个体化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为个体道德”的缺失导致了“为个体行为”的“道德无根”状态,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考察这方面所存在的三种认知失误,以便促进“为个体道德”的正常生成,化解相关的社会问题。一、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