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快感缺失认知过程的跨诊断研究进展 |
| |
引用本文: | 王昭, 高博, 王肇轶, 王聪, 郑亚. 社会快感缺失认知过程的跨诊断研究进展[J]. 医学与哲学, 2023, 44(19): 49-54. doi: 10.12014/j.issn.1002-0772.2023.19.11 |
| |
作者姓名: | 王昭 高博 王肇轶 王聪 郑亚 |
| |
作者单位: | 1. 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辽宁大连 116044; 2.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大连市心理医院睡眠障碍病房 辽宁大连 116023; 3.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大连市心理医院心理测量科 辽宁大连 116023; 4. 广州大学心理学系 广东广州 510006 |
| |
基金项目: | 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R2020007);2020年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971027) |
| |
摘 要: |  社会快感缺失具有广泛的跨诊断和亚临床特征,包括孤独感、内向性、社交焦虑和社会功能受损等。传统医学模型聚焦于社会快感缺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神经生理机制,促进了社会快感缺失药物和神经靶向治疗。然而社会快感缺失广泛地存在于健康人群和亚临床人群中,只有寻找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案,才会对亚临床人群社会快感缺失的缓解和社会功能的提升提供帮助。认知过程模型聚焦于积极效价系统,强调对积极奖赏刺激注意、记忆、心理意象等认知过程的提升,该模型将是社会快感缺失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有效途径。
|
关 键 词: | 社会快感缺失 抑郁症 认知过程 心理治疗 |
收稿时间: | 2023-07-25 |
修稿时间: | 2023-09-23 |
|
|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