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精神分析中的主体间性研究
引用本文:李孪焜. 精神分析中的主体间性研究[J]. 医学与哲学, 2023, 44(24): 56-59. doi: 10.12014/j.issn.1002-0772.2023.24.12
作者姓名:李孪焜
作者单位:武汉市武东医院/武汉市第二精神病医院心理科 湖北武汉 430084
摘    要:

采取主体间性的视角,对精神分析中以治疗关系为核心的工作实践的演变与发展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客体关系学派、拉康精神分析、人际精神分析以及主体间性精神分析在工作实践中的关注焦点与互动形式的差异,探讨患者主体与治疗师主体的主客关系的不同理念的演变,以及语言在主体间互动的重要作用。结论认为在主体间性的视角下,精神分析中的治疗关系与互动向着三个方面发展:治疗关系在根本上是超越的;治疗关系在实践上是双向开放的,是共同参与的;在工作实践中更关注语言诠释的主体以及非语言的互动。



关 键 词:主体性   主体间性   精神分析   心理治疗
收稿时间:2023-11-05
修稿时间:2023-11-15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