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唐太宗的君德
引用本文:徐少锦.试论唐太宗的君德[J].道德与文明,1984(6).
作者姓名:徐少锦
摘    要:一个富裕、强大、统一的隋朝,只经过短短三十八年就灭亡了;而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隋炀帝,只做了十多年皇帝,便被大臣缢死于江都离宫。这是什么原因?唐太宗认为,这主要是炀帝居安忘危,志在骄奢,德义不修。因此,他一登上皇位,就探讨君道,讲究君德,注意修养,对侍臣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政要》《君道》,下引此书只注篇名)他认为,“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其实,“君天下者,惟须正身修德而已,此外虚事,不足在怀。”(《慎言语》)唐太宗并不把自己看作天生的明君圣主,没有错误和不需要修养,相反,他认为自己是有缺点和需要受臣民帮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道德与文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