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混合IRT潜在模型及其应用轨迹
作者姓名:王霞  谭国华  王旭  张敏强  骆聪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1) (;2.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广州 510030) (;3.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广州 51003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GFA111009)、广州卓越教育项目:学生学业水平认知诊断评价、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190016)、广州市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系统项目(GZIT2012-ZB0292)。
摘    要:项目反应理论是测量被试潜在特质的现代测量理论, 潜在类别分析是基于模型的潜在特质分类技术。混合项目反应理论将项目反应理论与潜在类别分析相结合, 能够同时对被试分类并量化其潜在特质。在阐述混合项目反应理论概念、原理的基础上, 介绍了MRM、mNRM和mPCM等几种常见混合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 并从心理与行为特征分类、项目功能差异检测、测验效度评价等方面评述了其在心理测验中的应用发展轨迹。

关 键 词:项目反应理论(IRT)  潜在类别分析(LCA)  混合IRT  潜在结构  
收稿时间:2013-05-25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