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语》中"耻"字小议——兼论原始儒家重耻观念的现代意义
作者姓名:许兰  郝长墀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430072
摘    要:本文认为中国耻感文化可以追根溯源到儒家文明,并从儒家的开创者———孔子的言论中总结耻的内涵:耻与道德相联系;耻不信;耻体现一种担当精神;其次对知耻的作用进行详细的阐发;再次,对现代社会的“无耻”倾向进行了反思并申明研究耻文化的社会现实意义;最后针对中国文化为耻文化还是乐文化问题,对两种观点作一粗浅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两种文化的目标都是追求理想人格的实现。

关 键 词:  耻感  耻感文化  儒家  孔子
收稿时间:2005-11-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