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康德“人性中的根本恶”与荀子“人性恶”之比较
引用本文:徐瑾.康德“人性中的根本恶”与荀子“人性恶”之比较[J].伦理学研究,2013(3).
作者姓名:徐瑾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摘    要:康德认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既有“善的秉赋”也有“恶的倾向”,恶源自于质料及经验性杂多对理性的干扰,改恶迁善应当进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将基于理性的道德法则置于基于质料的自爱或幸福法则之上,并以道德(宗教)信仰保证德福一致及道德律的践行.与康德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无所谓善恶不同,荀子认为“生而好利”的基于欲望的自然天性决定了人性本恶,后天“化性起伪”的方式着重于以圣人、师长为主导的礼义教化.康德偏重先验分析的自由意志与苟子着重经验教化的方式都有助于人的道德自律的形成.

关 键 词:康德  人性中的根本恶  荀子  人性恶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