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 |
| |
作者姓名: | 丁倩 张永欣 周宗奎 |
| |
作者单位: | 1.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信阳 464000;2.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
|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ZH021);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8A0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CJY037);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8-CXTD-04);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 |
| |
摘 要: |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和性别角色观念,以894名具有网络使用经验的大学生为被试,探讨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2)相对剥夺感通过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预测网络过激行为;(3)性别调节该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和直接路径。具体来说,相对于女生,男生的相对剥夺感对自我损耗和网络过激行为的预测作用均更大。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形成机制及个体差异,对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干预具有参考价值。
|
关 键 词: | 相对剥夺感 自我损耗 网络过激行为 性别差异 大学生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