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预期交流与创造力的关系: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
作者姓名:栾墨  吴霜  李虹
作者单位: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北京 100029;2.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84;3.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雷迪管理学院, 拉霍亚 92093 美国;4.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 51805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112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AZD085)
摘    要:该研究探讨了预期交流对创造力的影响,以及解释水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采用结构性想象任务探讨预期交流是否影响创造力。结果表明,相较于没有预期交流,预期交流条件下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实验2采取了创意产生任务,并探讨了解释水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当完成抽象的、高解释水平任务时,相较于无预期交流,预期交流条件下个体在新奇性和变通性两个维度上表现出了更高的创造力;当完成具体的、低解释水平任务时,预期交流的效应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只有当创造力任务要求高解释水平的抽象思维时,预期交流才能促进创造力的发挥。总结而言,本研究在过往对于交流与创造力以及解释水平与创造力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对于抽象创造力任务,虽然真正的信息交流尚未发生,但仅仅对于交流的预期就会提高创造力水平。

关 键 词:预期交流  创造力  解释水平  调节作用
收稿时间:2019-07-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