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群体的实体性:回顾与展望 |
| |
作者姓名: | 杨晓莉 刘力 李琼 弯美娜 |
| |
作者单位: | 1.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兰州730070;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1021);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 |
| |
摘 要: | 社会群体的实体性是指群体被知觉为一个真正独立存在的有意义实体的程度.它受到知觉者、社会情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实体性在群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认同、刻板印象,偏见和群际冲突.实体性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绝对积极的或消极的群体特征,它主要取决于知觉者与群体的关系性质和其所处的情境.对中国研究者而言,如何让实体性最大可能地发挥积极作用,以利于群体关系的和谐是未来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加强中国文化背景下实体性与群际关系的研究,为解决中国各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相处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也是未来可以关注的方向.
|
关 键 词: | 社会群体 实体性 群际关系 |
收稿时间: | 2011-02-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