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类文明新形态学”如何可能——从“三大体系”建设说起
引用本文:刘梁剑.“人类文明新形态学”如何可能——从“三大体系”建设说起[J].周易研究,2024(1):71-79.
作者姓名:刘梁剑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21JZD018);
摘    要:人类文明新形态学要成其为“学”,需厘清问题意识,围绕概念簇、意象群建构具有内在关联的义理系统。克服文明冲突,需要摆脱免疫学意象主导下的冷战思维。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提出文明包容、互鉴、交流、共生等概念簇,以及场、互鉴、“拔茅茹”等意象群。秉持文明包容精神,不同的文明形态并行不悖。更积极地看,不同的文明传统彼此映照、相互影响,形成活泼泼的互鉴态势。通过实践层面的交流,不同的文明从和平共在走向交融共生。“互鉴”包含用镜与光的意象。“交流”概念可以与“拔茅茹”意象相关联。人类文明新形态学从共同性、体用不二出发重新理解一多关系。共同性有别于普遍性,前者是从物的,后者是从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体,多元文明是用;体用不二,故人类文明新形态乃是贯穿于多元文明之中的共同性。

关 键 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共生  一多关系  共同性  体用不二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