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易学“太极”概念考论——兼论《系辞上》“《易》有太极”章的含义与解释
引用本文:赵乾男.易学“太极”概念考论——兼论《系辞上》“《易》有太极”章的含义与解释[J].周易研究,2024(1):52-60.
作者姓名:赵乾男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15ZDB006);
摘    要:《系辞上》“《易》有太极”章及“太极”概念为何义,是易学史上颇有争议的问题。帛书《系辞》“《易》有大恒”的“恒”字应当从今本读为“极”字“。极”本指无上无限的空间“,太极”是无以复加的极限义。此义为“太极”概念的生成提供了词源基础。但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它又是在哲学语境中生成的。在《系辞上》中,它既指揲蓍之初极,又指天地未分的至极本原。随着汉唐、宋明哲学的变化,这一概念的具体所指或为元气或为理“。《易》有太极”章包含着揲蓍成卦和宇宙生成两重次序,二者是表里、明暗关系,而这一特点又是由《周易》本为天人合一的产物所决定的。在前者中“,太极”指蓍草未分的初始状态“,两仪”指分而为二的两部分蓍草“,四象”指六、七、八、九四数;在后者中“,太极“”两仪“”四象”各有其宇宙生成的象征物。汉唐对此章的解释偏重于气化的宇宙生成论,明末清初以来的解释则过分强调其揲蓍成卦之义,都偏执于一边。

关 键 词:《系辞》  太极  大恒  《易》有太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