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内隐联想测验“内隐性”的可控性研究
作者姓名:贾凤芹  冯成志
作者单位:1. ;2. 苏州科技学院心理系;3. 苏州大学心理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青年项目(11 YJC880035);江苏省社科基金(BH206901);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D/2009/01/145);江苏省“青蓝工程”(Bu206801);留学回国启动基金(A5206802)资助
摘    要:在许多社会科学研究中,社会称许性会对研究的效度产生不良影响。研究者希望能得到被试的真实态度和反应,从而极力避免这种社会称许性偏见。内隐测量工具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让研究者能够获得未加任何粉饰的态度测量结果从而消除和避免自我表现和社会称许性。本文通过四个实验考察了内隐联想测验的可掩饰性、掩饰的持久性、掩饰的条件化和IAT经验的迁移性,结果显示:(1)被试可以通过一定的反应策略来掩饰其真实的内隐态度,从而使所测得的个体内隐态度和群体内隐态度失真,典型的反应策略是均衡相容和不相容任务的反应速度;(2)内隐联想测验的可掩饰性需以先前的IAT经验为基础,且IAT经验无需属于相同的测验范畴,对IAT原理的掌握将有助于被试成功地实施掩饰;(3)内隐联想测验的可掩饰性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先前的IAT经验越久远,则成功掩饰的可能性越低;总之,内隐联想测验并不能彻底避免社会称许性。

关 键 词:内隐联想测验  社会称许性  职业刻板印象  可控性  
收稿时间:2011-02-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