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淮南子》蕴《易》考
引用本文:刘大钧.《淮南子》蕴《易》考[J].周易研究,2012(4):3-12.
作者姓名:刘大钧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
摘    要:《淮南子》中引《易》或与易学相关的内容,应本之于《淮南道训》。这些内容与帛书《易传》及《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易学古籍都有着十分密切的传承关系。通过相关章节的比较,我们认为《淮南子》中引《易》论《易》的文字,确由帛《易》流传而来,确为孔子之传。《淮南子》中论"五帝三王"的内容或与《韩氏易传》相关。《淮南子.天文训》包含了丰富的象数易学理论,有些可能是《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古五子》的遗说,有些则是魏相《易阴阳》的内容,还有一些与京房易学中的"纳甲"筮法相合辙。

关 键 词:帛书《易传》  《古五子》  《易阴阳》  京房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Contents of Yi Conceived in Huainanzi
LIU Da-jun.Textual Research on the Contents of Yi Conceived in Huainanzi[J].Studies of Zhouyi,2012(4):3-12.
Authors:LIU Da-jun
Institution:LIU Da-jun(Center for Zhouyi &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