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语学习者英语句子加工的心理机制初探:以主动句为例 |
| |
作者姓名: | 常欣 张国礼 王沛 |
| |
作者单位: | 1.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上海,200234 2.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
| |
基金项目: | 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师范大学理科校级一般课题,上海市市级重点学科校级一般课题 |
| |
摘 要: | 操纵不同违例类型(语义单违例、句法单违例、双违例)及不同的违例词位置(句中、句尾),运用ERPs技术初步探讨了中国大学生二语(英语)学习者英语简单句的心理加工过程。结果发现,中间句法单违例诱发了早期左前负波(ELAN),句尾句法单违例引发了正波(P600)。句尾语义单违例诱发的负波(N400)波幅显著大于中间语义单违例。即存在违例关键词的位置效应。较之单违例,语义-句法双违例诱发的N400与P600波幅变化呈非对称性。语义-句法双违例句诱发的P600波幅大于句法单违例句;语义-句法双违例引发的N400波幅均小于语义单违例句。这说明句法与语义加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句法加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义加工的影响,句法加工对语义加工的影响较小。
|
关 键 词: | 英语句子加工 句法违例 语义违例 双违例 中国二语学习者 |
收稿时间: | 2008-05-18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