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任务类型条件下4~6年级儿童比例推理策略的表现 |
| |
作者姓名: | 赖颖慧 尹称心 陈英和 |
| |
作者单位: | 1. 首都体育学院, 教育学与心理学教研室, 北京 100191;
2.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中学, 深圳 518172;
3. 北京师范大学, 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 |
摘 要: | 随机选取小学4~6年级被试86名,从辅助策略、比例推理策略的策略选择和策略效用三方面,通过五种类型的天平任务考察儿童比例推理策略的表现。结果表明:(1)儿童最常使用手指动作辅助加工基本数量信息。辅助策略的使用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五年级开始使用出声思维,反映出元认知能力的发展。(2)在正式学习比例知识之前,各年级儿童都能使用两种以上策略,也能根据任务难度自发产生新策略,具备策略选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其中,三个年级均能使用定性比例推理策略(双维策略,IIIA策略,补偿策略),表明儿童初步认识了距离和重量两个维度的共变关系。此外,六年级儿童能使用"运货车策略"将冲突问题灵活地化解为简单问题。(3)儿童的错误策略表现为:在冲突任务中盲目使用补偿策略、简单策略或加法策略。(4)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年龄后,儿童的一般推理能力越高,其对重量策略的依赖性越低,且可能更容易发掘距离维度的意义,其使用运货车策略的频次更多。此外,一般推理能力对解决冲突类天平任务的正确次数有正向预测作用。
|
关 键 词: | 儿童 比例推理 策略发展 天平任务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