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机制研究
作者姓名:李鹏  刘霞  孙炳海  张文海  李红
作者单位:1. 辽宁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大连 116029; 2. 盐城工学院心理健康 教育中心, 盐城 224051; 3. 成都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成都 610106; 4.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部, 北京 100875; 5.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金华 321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997和81171289)。
摘    要:抑郁逐渐低龄化使得青少年抑郁备受关注。快感缺失,作为抑郁的一种核心临床症状,已成为抑郁最具前景的内表型之一。然而,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机制迄今仍不清楚。本研究首先汇总两种神经机制模型即三元模型和社会挫折模型;其次,在多种奖励加工如金钱奖励、努力动机奖励、未来奖励和社会奖励条件下,概述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机制前沿进展。未来可以深入探索努力动机奖励和未来奖励在预测青少年抑郁中的作用,加强研究青春期阶段与性别是如何交互影响早期抑郁快感缺失,将无创伤电磁刺激应用于青少年抑郁干预中,进一步澄清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发展机制。

关 键 词:青少年  快感缺失  抑郁  神经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发展与教育》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