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独乐乐与众乐乐?社会与非社会正性情绪刺激的加工差异:一个ERP研究
引用本文:邓欣媚,肖珊,王晓钧,游园园.独乐乐与众乐乐?社会与非社会正性情绪刺激的加工差异:一个ERP研究[J].心理科学,2018,0(1):15-23.
作者姓名:邓欣媚  肖珊  王晓钧  游园园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
摘    要:个体情绪加工具有其生物基础,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情绪刺激加工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然而,以往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负性情绪的加工差异。因此,本研究选取大学生被试20名采用图片感知范式(Picture Perception Paradigm)探讨个体在加工社会性和非社会性正性情绪刺激的脑电位活动差异。研究发现:(1)在P1成分上,情绪图片诱发的波幅要显著大于中性图片。(2)在N2成分上,正性社会情绪图片诱发的波幅要显著大于正性非社会情绪图片(3)在早期时间窗中,由正性社会情绪图片与非社会情绪图片诱发的LPP波幅差异不显著。在中期时间窗中,正性社会情绪图片与非社会情绪图片的LPP波幅差异显著。晚期时间窗中,正性社会情绪图片诱发的LPP波幅显著大于正性非社会情绪图片。由此,相对于非社会性请刺激来说,正性社会情绪刺激在加工上可能占据优势地位。

关 键 词:社会性情绪  正性情绪事件  相关电位  情绪加工  
收稿时间:2017-05-27
修稿时间:2017-09-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