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注意缺陷多动症与犯罪的关系及其司法启示
作者姓名:宋平  杨波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北京 10008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921)、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项目(2011BSCX23)资助。
摘    要:注意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期的精神障碍, 也可能持续到青少年及成年阶段, 其症状表现为难于集中注意力、难于控制其行为及活动过度等, 这些缺陷可能会增加患者犯罪的几率。轻微脑功能障碍、自我调节学说、强化敏感性理论、相关人格特质等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ADHD与犯罪的关系。ADHD作用于犯罪存在三种不同的可能路径, 即独立作用、间接作用和无作用。文中特别指出ADHD患者在刑事司法过程中表现的特点及其司法启示。未来研究应从基因、神经心理机制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上进一步探讨ADHD与犯罪的关系, 并提示在犯罪预防、审讯、法庭审判以及罪犯矫治中需要考量ADHD的可能影响。

关 键 词:注意缺陷多动症  并发障碍  犯罪  
收稿时间:2012-01-04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