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认知模糊程度和动机强度对有意识和无意识自我欺骗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钟罗金 汝涛涛 范梦 莫雷 |
| |
作者单位: | 1.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 广州 5106312 华南师范大学, 国家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光与身心健康实验室, 广州 5100063 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广州 5100064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广州 510631 |
| |
基金项目: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项目(GD16YXL02);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 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19年度“羊城青年学人”课题(2019GZQN19);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资助(15SK04) |
| |
摘 要: | 三个实验分别探讨了无意识和有意识自我欺骗存在的可能性, 以及认知模糊程度与动机强度对两种自我欺骗的影响。实验1的结果发现, 自我欺骗存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形式; 实验2的结果发现, 随着认知模糊程度的降低, 无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明显减少, 而有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显著增加; 实验3的结果发现, 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 有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显著增多, 无意识自我欺骗人数并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 自我欺骗具有现实存在性, 且有两种不同形式; 两种形式自我欺骗具有不同的产生机制。
|
关 键 词: | 自我欺骗 意识 动机 认知模糊 |
收稿时间: | 2018-10-31 |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