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边界促进空间导航的认知神经机制
作者姓名:郝鑫  袁忠萍  林淑婷  沈婷
作者单位:1.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武汉 430079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CFB36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金(21YJC190005);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19A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1XZZX006)
摘    要:边界是指在人的视野中占据较大比例,且具有立体拓展平面的障碍物,对于人类和动物的空间导航行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认知发展研究发现儿童早期(1岁半~2岁)通过加工边界的空间几何结构实现物体定位,并且随着年龄的发展逐渐学会利用边界的高度信息(3.1岁~4.7岁)、长度信息(4~5岁)、视觉阻碍性信息(5岁)等完成空间导航。基于这些认知过程,神经影像学研究主要以成人为研究被试,发现大脑中的内侧颞叶和顶叶脑区在边界加工中有着不同功能作用。具体而言,边界的空间几何结构及构成要素(高度、长度和角度)体位置的学习和提取则由海马负责。但是,仍存在一些研究问题值得未来深入S探c讨i。e第n一c,e拓展深化边界促进与后顶叶之间的功能交互。第三,密切关注大脑对场地边界与场地中心编码的心理或神经表征的区别和联系。第四,重点考察阿尔兹海默症有关基因易感人群在基于边界导航的行为受损情况。最后,延伸探讨边界在长时记忆、时间知觉、视觉空间、社交网络等领域的影响机制。

关 键 词:边界  空间导航  认知发展  功能基础  内侧颞叶
收稿时间:2021-10-18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