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预期错误在恐惧记忆更新中的作用与机制
作者姓名:李俊娇  陈伟  石佩  董媛媛  郑希付
作者单位: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广州 510303;2.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广州 510631;3.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1;4.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07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099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9YXL01);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9JKDY0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YJC190009)
摘    要:依据错误驱动的学习理论,行为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不匹配即预期错误(Predictionerror,PE)是学习产生的驱动因素。作为显著性信息中的一种,预期错误和物理显著性、惊讶、新异性等存在信息加工阶段的不同,与记忆更新的关系也有差异。近年来,记忆再巩固干预范式(reconsolidation interference)被证明可用于人类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更新,其中记忆提取激活阶段所包含的预期错误起到了引发记忆“去稳定”、开启记忆再巩固的关键作用。在促进恐惧记忆更新的行为机制上,PE被认为是记忆去稳定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记忆提取必须包含适量的PE,但其引发的是记忆去稳定、消退还是中间状态,还需结合记忆本身性质确定。在促进恐惧记忆更新的神经机制上,杏仁核、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海马均在PE探测和计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前额叶皮层(PFC)及其亚区在PE开启记忆再巩固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上述过程又受到神经系统中特定神经递质的重要调节,尤其是多巴胺能和谷氨酸能。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基于PE计算模型的量化研究,整合PE与其他边界条件的交互作用,考察不同类型显著性在记忆再巩固中的作用等;并亟...

关 键 词:预期错误  条件性恐惧  记忆更新  再巩固  提取干预范式
收稿时间:2021-06-25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